你们在乡村驻足,
你们开启一扇窗,
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近日,教育君获悉:
常州市教育发展基金会
将评选首批“龙城十佳乡村教师”。
今天,请接受我们的赞扬,
让我们走近你们,
感受常州师者的风范吧!
为推动“三名工程”的名教师队伍建设,广泛发动社会力量支持教育,促进常州教育更好更快发展,常州市教育发展基金会设立专项“龙城教育英才奖助基金”,用于教师队伍建设。年度在个人申报、学校和辖市区推荐、市级复评后,经基金会理事会议审定,评选出“龙城十佳乡村教师”10名,现向社会公布他们的事迹,欢迎广大师生、社会各界人士为他们点赞!
王建华溧阳市南渡高级中学
王建华,其貌不扬,身材不伟岸,街上一抓一把那种。慢条斯理,喉咙也不大,从来不夸夸其谈。这么普通的一个人,却以他最朴素的初心,展现了一名乡村教师的教育情怀和人生价值——
他是一个耕耘者。
他一直处于自觉的学习和教研之中,踏踏实实,默默耕耘,教育理念和教学水平不断提升。他致力于学科思想下生物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从生命观念、核心素养、理性思维、社会责任等维度出发,全面发展学生能力,形成了自然风趣、朴实高效的教学特色。
他是一个创建者。
最早的8年,他让一个偏远山村初中的生物教育焕发出全新活力:生物实验室从无到有、生物仪器室从简到全,建设了校本生物园、开全了生物实验课、带领学生自主制作了以植物标本为主的各式标本千余份。
而后的15年,他不断开拓,成为常州市中学生物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引领学校乃至区域内生物教学工作不断创新发展。
他是一个坚守者。
23年来,他一直扎根乡村中学,淡泊名利,无欲无求。从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到教学科研能力,从学校本职工作到生物科普教育,每一步都脚踏实地。因为,“好好教书”是他对教育情怀的坚守,更是他作为一名普通教师的坚守。
江支武溧阳市戴埠高级中学
江支武,年毕业于安庆师范大学,22年一直坚守乡村教育一线,从事毕业班教学15年,担任班主任14年,所教学科和所带班级成绩优异,多次获得常州市先进集体称号,深受学生爱戴和家长信任。
为了提高教学基本功,更好地服务学生,他积极参加各类教学竞赛,荣获优质课竞赛溧阳市一等奖、常州市二等奖,基本功竞赛溧阳市一、二等奖。扎实的基本功,为他在教育事业上取得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习,是一名教师站稳讲台的利器。江老师善于学习,乐于研究,主持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2项、区县级课题2项,数十篇文章在省级刊物发表或获省市奖项。
一名优秀教师,就是一面旗帜。江老师担任校教研处主任,开创性开展校本培训和教科研工作,培养了一大批优秀青年教师;作为常州市学科带头人的他——也是溧阳市教师发展中心*治学科兼职研训员,为全市学科教师开设市级示范课和讲座18节,引领着广大教师共同成长,同时获得了溧阳市教科研先进个人、溧阳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和常州市优秀教师等荣誉。
荣誉属于过去,奋斗赢得未来。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更为溧阳乡村教育事业乐于奉献的他,永远在路上……
解荣青溧阳市平桥初级中学
解荣青,不忘教育初心,多次放弃更好的机会、更高的平台、更优的待遇,始终坚守在边远山区乡村学校,三十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执着地奉献着、追求着,用实际行动编织着自己“让农村边远山区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的教育梦想。
他恪尽职守,乐于奉献,德艺双馨。多年来,几乎没有休过暑假,每周坚持到校上班六天,每天几乎都是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校,一心扑在教育上,忘我工作,潜心耕耘。他教书育人,担任班主任二十余年,家访的脚步走遍了山村的每一个角落,用真情为留守儿童支撑着一片爱的蓝天。
他潜心问道,认真钻研教育教学,积极开展教育科研,长期主持和参加省级教学课题研究,发表十余篇教科研论文,多次执教省、市、区级示范课,努力探寻并形成了一套进一步提高边远山区乡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新方法。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他先后荣获了溧阳市十佳“教育英才奖”、江苏省优秀课评比一等奖、江苏省物理实验技能大赛一等奖,荣获了“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文明职工”、“常州市十佳文明职工”、“最美常州人·最美教师”等荣誉称号。
徐锁平金坛区河头小学
徐锁平,扎根河头这片沃土,带学生、帮同事、做研究,勤勤恳恳,辛勤耕耘,无论在村小还是乡镇,不管教语文或者综合实践,33年如一日,一直坚守。
20多年来,徐老师主动担任“黑眼睛文学社”指导老师,他常利用假日周末,带领学生走向社会,寻访名人,感受家乡巨变……孩子习作一次次发表在《新作文》《金坛教育报》等报刊上,屡屡在省“红读”征文、“童诗”创作中获奖,多次获常州市优秀辅导老师。
徐老师敢为人先,年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孜孜不倦实践十余载,20多篇论文省级以上获奖发表,参加省级课题研究,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建构创意与实施策略》编写。
“常州市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带头人”,首届“金沙名教师”,两次“金坛综合实践活动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十多次受邀走进常州市名师大学堂、金坛周末讲坛、金坛中小学作讲座。
他培养了3名常州市青年骨干教师,2人获省综合实践活动基本功比赛一二等奖,以过硬的人格和学识赢得20多名徒弟的尊重,《常州教师教育》对其工作室作专题报道。
“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徐老师与孩子们一同放飞梦想,成为备受景仰的好老师。
朱俊江苏省奔牛高级中学
朱俊,是一位扎根乡村的优秀教师,从教27年来,坚守“做学生生活中的朋友、学习上的导师、完善人格的引路人”的教育理念,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常州市教育领*人才。
她是教育者中的铁匠,期望为炉,热情为火。她连续20年担任班主任工作,注重“用心灵塑造心灵,用智慧启迪智慧”,用自己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感染学生,用自己顽强拼搏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她利用“反思学习法”通过文字走进学生的心灵,是学生心目最亲爱的“朱妈妈”。曾被评为常州市首批“”爱生行动优秀教师,常州好人。
她是心灵剔透的琢玉师,仁心在内,慧眼在外,切磋琢磨自成章法。她长年执教高三,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理性思维,形成了“科学、理性”的教学风格。她悉心指导青年教师,为奔牛高中打造了一支年轻而有朝气的生物教师团队,是同事们心目中最敬重的“朱大姐”。
她心系乡村教育,领衔新北区名师工作室,牵手新桥高中、西夏墅中学,指导区域内青年教师屡次在省市级比赛中获奖,为新北区生物学科的发展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教学骨干,是区域学科发展的领航者。
她是现实版的织女,粉笔为针,知识为线,一笔一顿引领年轻教师圆梦想,一针一线为教育事业绣华章。
李志锋江苏省横林高级中学
李志锋,省横林高中一名普通教师,从教三十多年,立志*的教育事业,执着奉献,无怨无悔。
他是教改先行者,坚持人文教育,与时俱进。自学几何画板等多款软件,用于教学实践,结合多媒体技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获省级优课。辅导的科技小组成员获省科技竞赛特等奖,个人获省优秀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称号。
他是学科教研领路人。参与省市区级多项课题研究,多篇获常州市物理年会一等奖,并在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十多篇。参编校本教材和物理教学书籍。
他是教育发展的热心人,积极为*的教育事业建言献策,曾在“我为武进教育献一计”和“我为横林发展献一计”活动中分获一等奖。并获得由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颁发的从事农村教育工作满三十年荣誉证书。
教学之余,李老师热爱生活,热爱艺术,一直保留着大学以来的摄影爱好。不仅自己经常利用假期外出采撷世间美好的印象,个人摄影作品获区比赛一等奖并在杂志上发表,还在学校组建学生摄影社团,开展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对艺术和生活的热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如今年近花甲的他,依然扎根乡村,不忘初心,坚守讲台,发挥着“青春之光”。
李永清武进区潘家小学
李永清,“追求优秀,追求快乐。”30年的诺言至今铿锵,扎根教育,用一长串数字谱写了一曲乡村教师的快乐之歌:9次无偿献血;13年做宣传工作,年写报道上百篇,创出学校“李氏新闻品牌”;18年创办“红领巾拾金不昧小银行”,记载多名拾金不昧者姓名,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辟新途径;30年创办《星星队报》,出版多期,被誉为“少先队文化建设的瑰宝”;31年真情关爱他人,倾情帮助困难孩子,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榜样;多项区级及以上表彰奖励,用“全国希望工程园丁奖”“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证明“只要有恒心,不是金子也会闪光!”他带领辅导员团队创造了几十个“第一次”:“武进区十佳红领巾示范校”“常州市优秀少先队大队”“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江苏省班队集体建设示范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成就了一系列乡村小学争先创优的发展奇迹,用自己平凡的积累,精彩地诠释了学校“走好每一步”的校训。
金玉新北区小河中心小学
金玉,爱儿童,爱语文,爱教育。二十五年,九千多个日子,她怀揣着这份挚爱,四季耕耘在乡村教育的田野,对乡村儿童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付出满腔心血和智慧。
她在“对话”的课堂中唤醒儿童生命成长的天性,倾听儿童生命拔节的声音,在“对话”的语文教育中实现与儿童的同生共长。她爱岗敬业称楷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省“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个人、江苏省第一届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导师、常州市突出贡献人才、常州市教育领*人才、常州市中小学教学“金玉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她笃志教学创一流,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市级教学大赛一等奖,拍摄江苏省示范课、常州市精品课;
她专注科研结硕果,在《教育理论与实践》《小学语文教与学》《小学语文教师》等刊物发表文章30余篇,参编著作5部,出版个人专著《在享受中教语文》。
她鼎力引领助成长,先后为青年教师执教示范课或专题讲座80余次,受邀赴陕西省安康市、浙江省义乌市、四川省绵阳市、河南省郑州市、江苏省盐城市等地进行示范教学或专题讲座。
王瑛新北区西夏墅中心小学
王瑛,一株默默的常青藤,扎根乡土,甘愿做孺子之牛。她拥抱乡村教育的第一线,数十载如一日,授教如春风化雨,俯身则与生为友。她也相继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江苏省优秀辅导员,常州市德育先进工作者,常州市首届学生最喜爱的班主任,常州市优秀班主任。她支援苏北教育传播希望之种,荣获“江苏省优秀支教工作者”。
她是一株执着的常青藤,向上而攀,从不放弃探索之路。尝试德育课程资源整合新教改,领衔常州市小学德育研究名师工作室,经过多年探索,王瑛老师形成了“民主平等、激情智慧”的教学特色。全国优秀德育课教师、江苏省课程改革先进个人、常州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常州市教育领*人才……数冠加身,然而她对之云淡风轻,只愿探索更高峰。
作为一名基层*员,一名人大代表,她还是一株心有所系的常青藤。她心中有民意,用心听民声,真心解民忧。常州市突出贡献奖、高新区建设发展25年突出贡献奖,这些荣誉是对她最大的肯定。
周彩霞常州市卜弋中学
周彩霞,同事眼中的她:“真诚、进取、热情”;学生眼中的她:“善良、慈祥,就像妈妈一样”……她来自常州市卜弋中学这所乡村学校。
25年来,她一直战斗在初三教学第一线,同时承担着学校的行*管理工作,任务繁多又艰巨,但她无怨无悔,时刻以“敬业乐业好园丁,教书育人排头兵”自勉。多年来,她一直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多年的教学积累,已逐步形成了“激情、幽默、机智”的教学风格,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笑意写在脸上,鼓励常在嘴边”是她的生活写照。担任行*工作十五年来,她在满负荷教学工作的前提下,认真细致地做着每一份自己分管的工作,从未拖沓延误过一次。“要把别人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来做”,多年来,周老师就是凭着这种坚定的信念,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默默的奉献在教育事业上。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周老师也不忘“充电”,她积极参加名师工作室,坚持读书,乐于笔耕,二十多篇论文发表及获省、市、区奖励。
“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25年来,尽管她饱尝了育人的艰辛、但她始终认为不管是哪个岗位,都能使人在忙碌中进取、失败中提高、干扰中成熟、委屈中自勉,困难中坚强,成功中喜悦。先后获得了全国初中化学竞赛园丁奖、常州市学科带头人、常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常州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员、“钟楼区双十佳好教师”、“我们身边的青春达人”。
在崎岖的乡间小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
在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
坚守和操劳,
沉淀为精神的沃土,
让希望发芽。
你为哪些老师打call?
网络资料图
来源:常州教育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