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是我国近代民主革命战士,浙江绍兴人,出生于年。从小喜欢读书,自号鉴湖女侠。崇拜岳飞、文天祥等等民族英雄。她志向远大,以花木兰、梁红玉等巾帼英雄为偶像。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清廷更加腐败,俨然成了帝国主义的侵华工具。面对民族危机,秋瑾决定以实际行动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年,东渡日本留学。跟同学们一起接受革命思想,进行革命斗争,还加入了中国同盟会。
回国后创办了《中国女报》,这是我国第一份宣传民主革命的妇女刊物,旨在团结妇女争取解放。她跟徐锡麟同为光复会成员,还加入了其开办的绍兴大通学堂。
光复会主要职责是通过暗杀、暴动的手段进行反清斗争;绍兴大通学堂主要培训会*成员,科目有兵式体操和器械体操,还不定时教授国语、日语、英语、绘画、地理等方面知识,为革命培养了一批人才。
他们一起制订起义计划,把重点放在安徽浙江一带,而大通学堂就是这次革命的大本营。徐锡麟负责在安徽安庆、秋瑾负责在浙江绍兴,两地同时起事,相互呼应。
恩铭是满族人,科举出身,抱有一番雄心大志,身体力行改变中国落后状况。年,出任安徽巡抚,他深知人才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因此首先着手教育改革。在安徽开设各种行业的学堂,包括陆*、刑警、测绘等等,都亲自指导落实。
徐锡麟通过各种关系,来到恩铭身边并取得其信任。年他跟秋瑾约好起义时间,就是安庆巡警学堂毕业典礼那天。不料由于叛徒出卖,导致计划提前泄露。巡抚恩铭掌握了一大部分革命*人的名单,其中徐的别号赫然在列。
当时准备工作还未完成,但事情迫在眉睫,徐锡麟决定提前起事。7月6日,他先是在毕业典礼上枪杀了恩铭,后带领学生*发动起义。战斗一开始,群情激昂,*械所被攻占。但因外援不继,很快又被敌人打败,徐锡麟被捕入狱,不久就执行了死刑。
秋瑾受到安庆起义失败的牵连,行动计划被当局知晓。众人劝其暂避一时,但遭到拒绝,她选择跟大家一起战斗。清*包围了大通学堂,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寡不敌众,秋瑾不幸被捕。
在狱中,清*对其严刑拷打,想从其口中得到更多革命*人的消息。但她除了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之外,一言不发。逼供无果的情况下,敌人决定执行死刑。面对死亡,秋瑾毫不畏惧,但提出了三点要求:给家人写一封信;不要砍头;衣冠整洁的赴死。
李中岳是当时的监斩官,同情而且钦佩秋的为人,想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点事情。面对其提出的三点要求,他只能满足后两个,为心目中的女侠保留了最后的尊严。眼睁睁看着英雄在自己面前就义,李中岳深感愧疚,在其牺牲一百天后,他含泪选择了自杀。
秋瑾有一儿一女,他们受妈妈影响,都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儿子王沅德,出生于年,母亲去世时刚刚十岁。长大后,走上实业救国道路,在湖南创建了很多企业。战争年代他为革命出钱出力、扶贫济弱;新中国成立后,将家业悉数上交国家。
秋瑾牺牲时女儿王灿芝六岁,还不记事,关于母亲的事迹都是从别人口中听说。没有妈妈的童年十分悲苦,却成就了其坚韧不拔的性格。她想拜师学艺,报效国家,其侠义个性颇有其母之风。
中学时代王灿芝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年,得到了赴美留学的机会。在纽约大学的航空专科系统学习了飞机制造和航空知识,学成回国后,成了中国第一位女飞行员。
建国后经中央允许,王灿芝到香港居住,两年后移居台湾。其主要的工作就是搜集材料,创作了历史小说《秋瑾传》,该书末尾处是她写十首诗歌,以此缅怀母亲。年,王灿芝突发脑溢血身亡,终年6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