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城市群包括:上海,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等26市。公开资料显示,长三角城市群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2.3%,拥有2.25亿人口,贡献了全国1/4左右的GDP,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中国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长江经济带的引领者,是中国城镇化基础最好的地区之一。今天来盘点一下年长江三角城市群各个城市的GDP经济总量情况。
长三角龙头城市上海的GDP可谓独一档存在,也是唯一一个在4万亿规模的城市,上海经济发展历史悠久,产业高端,整体经济实力十分强大,是整个长三角的领*城市。苏州紧随其后排在第二位,GDP与上海相差两倍多,苏州与上海靠近,在上海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和加强产业升级,地区经济发展质量越来越高。
以杭州、南京为代表的城市GDP都在2万亿以下规模,浙江省会杭州预计是长三角城市群中第三个GDP破2万亿的城市,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万亿GDP城市一共24座,长三角城市群就涵盖了其中的8座,地区发展综合实力十分强悍。万亿GDP城市之后,常州、徐州的全年GDP也是达到了亿规模,距离万亿GDP城市距离也越来越近。
另外温州、绍兴等传统的经济强市在年的GDP经济总量方面也表现出较好水准,在亿-亿之间,值得注意的是安徽第二大城市芜湖的年度GDP经济总量仅领先江苏较为落后的连云港、宿迁,也看得出安徽与江苏两个省份的发展差距。*山则是排在41座城市垫底位置。
通过长三角41座城市的GDP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安徽目前与江浙沪发展差距十分明显,不过随着长三角城市群的深入发展以及产业外溢,未来安徽的发展潜力仍然十分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