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大的信仰,是给世界带来快乐
我最大的信仰,是给世界带来快乐
Time 2015-09-18 09:59:16 情感驿站
女人口述
上一期没写“我就壹说”,朋友们通过不同方式问我原因,这让我很欣慰很自恋。想起以前供职的报社,有一次交给读者的报纸只有三叠(共四叠),竟没接到一个投诉,一度让负责缺失那一叠的总监郁闷至极,我比他强多了。
上周没有“我就壹说”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你不懂的。但我向关心《壹读》的朋友们保证,以后不管什么原因,我都会坚持下去,除非你们不愿看了。
这次“我就壹说”准备聊聊写作聊聊梦想,和大家分享点我的八卦,也许对热爱写作的人有所启发,因为你能从我的经历中找到自信,“看,这人笨成这样……还能当主编……”
2001年我入行前,没写过一篇报道,甚至连一篇像样的文章都没有,在这之前因为写作被表扬,得追溯到1993年的初中时代。当时班主任破天荒地把我的作文当范文读给全班听,我很高兴,可是很快发现,他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连续读了二十多篇其他同学的作品。
我还有很多毛病,这些毛病根本不适合入行,比如粗心大意。当年做编辑时,我居然把领导名字写错,“温家宝”写成“温家保”,幸亏报社宽容,要不我的饭碗就没了;没几天又把“八一建*节”写成“七一建*节”,幸亏解放*叔叔宽容,要不我就没了;到最后不得不登“更正启事”直面自己的“罪恶”,但报纸印出来后发现,“启事”被写成“启示”……但这对我来说是很大的启发:能不能干大事不好说,至少我可能干不了一部分小事。
多年之后我也有些困惑,对一个完全没有写作功底的人来说,怎么能在这个行业活得这么久,而且一待十年,不靠潜规则,没有收黑钱?是因为我天赋太好,还是因为我虽然不咋地,但有同行的衬托……可能都不是。
2000年,别人都在跨世纪,我从公职跨进一家著名报馆。去了之后才发现自己很傻,要多傻有多傻,于是失败地离开,要多失败有多失败。我在北上的火车上悲伤地想着未来 最后选择了“媒体人”。
后来我跟朋友们说,我之所以选择当媒体人,是因为我发现,从商做不到比尔·盖茨,从*当不了主席总理,这两条道好不好走,一个靠数钱能数出来,一个看级别能看出来。而“媒体人”不一样,这个行业没标准,你可自封世界第二,如果足够二,也可自封世界第一。
当然,这是玩笑。能坚持做这么久,套用以前我写的鸡汤:“支持你从事一个行业最大的动力,应该是热爱。你有兴趣做,在做事期间,你不会被其他的诱惑裹挟而偏离你当初的道路,哪怕到头来,你只过着很普通的生活,依然会觉得自己很成功。”前几天一个叫崔瑾的女孩写的话也很不错,“经验不足,让你做决定的时候不知对错,唯一依靠的是你信仰什么。”
如果说我有信仰的话,应该是为这个世界提供快乐,看到别人欢笑我就开心。从有记忆以来都是如此,和大家一起开会,一起吃饭,一起共事,我最愿意做的是提供给别人欢乐,当然,我有时候也很困惑自己怎么这么可笑……
在现阶段,“媒体人”是实现这个信仰的最好工具。假如我一生只能选择一个标签,我只会选“媒体人”。
我就壹说,下期再见。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