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视频由小编青柠亲自拍摄,拍摄内容有长江江岸、严凤英纪念馆、*梅戏现场片段、独秀园及赵朴初纪念馆等)
安庆市,坐落在长江中下游,时光倒流到70年前,它在人们的印象中是安徽省的省会,而安徽省“皖”的简称,就因距离安庆两公里的皖河而得名。
根据第一财经的公示结果
安庆市也登上了新三线城市的榜单
历史名城
源远流长
如果说安庆的名字不为人熟知,然而要提到洋务运动为“自强”、“求富”而建造的*事和民工企业,那么上世纪在安庆市建造的第一个近代*事工业企业,“安庆内*械所”,出现在历史书中,应该是大家对这座城市的第一认识。
安庆市共有辖区10个,每个辖区都有自身的特色。拿桐城来说:“天下文章出桐城”,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就出自安庆桐城市,而家喻户晓的“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六尺巷的故事,也源于此。
人杰地灵
才人辈出
这个鱼米之乡,孕育出了不可胜数的人才,他们的成就或多或少在历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西方有句谚语:越过康德,只能有坏的哲学。那么,绕过朱光潜美学思想,恐怕也只能有坏的现代中国美学。他的贡献跨越了时代变迁,影响深远。
五四青年节,与他密不可分。他的一生是爱国主义的一生,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和思想指导者,更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陈独秀。
杜牧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便指大小乔二人。她们在历史留名,而鲜有人知东汉建安四年,孙策回江东恢复祖业,在周瑜的协助下,一举攻克皖城(即安庆)。而大小乔生长于此。孙策慕名前来求亲,周瑜和他一道前来,后促成两段佳缘。
严凤英在安庆家喻户晓,她更为人熟知的是那句“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她是《天仙配》中的七仙女,也是*梅戏的缔造者。
戏曲之乡
*梅圣地
安庆的*梅戏又叫采茶调,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安庆的方言与*梅戏互相成就,“你干莫斯器哟~”,“我七饭器唛”,婉转的声调让安庆人说话婉转动听,就和唱戏一样。
作为经典戏剧,*梅戏在安庆不断地蓬勃发展,甚至开始和现代元素、西方元素结合。莎士比亚的戏剧《仲夏夜之梦》就被改编成为*梅戏版并于安庆*梅戏剧院登台亮相,让观众耳目一新,啧啧称赞。(现场部分片段详见视频《宜城风赏》)*梅戏也作为安庆的一大特色名片,唱响全国。
玉食珍馐
风味佳肴
徽菜作为八大菜系之一闻名全国,安庆还有独特风味的特产,具有自己的地标性。
鸡汤泡炒米:“盛一碗滚烫飘香的鸡汤,撒一把炒米。不待炒米泡化,用汤勺舀起,慢慢品尝。这道鸡汤泡炒米,简单,质朴,却蕴藏着道不尽的家乡味道。”就是这样的家乡味道,登上了《舌尖上的中国》,让安庆人怀念,让更多人铭记。
江(gan)毛水饺:“皮如薄纸,馅如珍珠,形如猫耳,肉嫩汤鲜。”16个字道出这家百年老店用几代人的努力阐释其传承不变的味道。江毛水饺如今现被安徽省旅游局列为“地方风味小吃”。
小龙人奶糖:小时候以为大白兔和小龙人在哪里都能买到,直到上大学后才知道,小龙人只有家乡可以买到。童年的零食伴随我们长大,即使很多品牌随着时代变迁早已没落,但是小龙人奶糖依然陪伴着一代一代安庆人长大。
人文美景
赏玩佳境
迎江寺和振风塔作为安庆的地标性建筑,成为旅游打卡的必来之地。迎江寺是佛教圣地,前来朝拜的人络绎不绝。来迎江寺还有一处地方可去——迎江楼。寺内茶楼的素食以素代荤,以假乱真、造型绝美,如今已经列入了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名餐馆》一书。
振风塔作为“八百里长江第一塔”而闻名,郁达夫在安庆任教时,在《迷羊》中写道:“迎江寺的高塔,返映着眩目的秋阳,突出了*墙黑瓦的几排寺屋,倒影在浅淡的长江水里。无穷的碧落,因这高塔的一触,更加显出了它面积的浩荡,悠闲自在,似乎在笑祝地上人世的经营,在那里投散它的无微不至的恩赐。”
独秀园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安庆市十里铺乡境内,这里定格了他过往的成就,以及为中国近代青年提出的建议。
五千年文博园作为文化园,展馆内的烙画包含了安徽名人、敦煌飞天、伟人毛泽东、五千年乡土文化艺术等多个系列题材。孔雀东南飞也在其中。
天柱山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西部,名列安徽省三大名山之一,在汉武帝时期就被封为“南岳”。
大别山彩虹瀑布,位于安庆岳西县。河水撞击岩石,水花四溅,阳光透过水雾呈现出一道道绚丽的彩虹。无论春夏秋冬,凡有太阳均有彩虹奇观。
安庆现成为新三线城市,历史故事历久弥新,*梅戏作为艺术精华绵延传承,旅游风景独好、才人辈出。如此魅力,叫人怎能不喜欢这座长江中下游的风韵小城?
End
安庆都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