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简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审计报告质量之浅析中 [复制链接]

1#

版权声明中培财审通按

作者

邵永涵、傅玲、李奕凡(医院)

来源

文章经作者授权刊登

-

摘要

本文就本区域影响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审计报告质量的原因进行了调研,并针对影响审计报告质量的原因提出了对策。旨在提升新时代审计报告质量,以求达到“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之目的。

审计报告质量;审计报告;审计评价

引言

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审计报告是指内部审计人员根据审计计划对被审计部门(科室)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就被审计事项作出审计结论,提出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的书面文件。而审计报告质量的如何将直接影响到能否达到“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之目的。同时也衡量内部审计人员编写审计报告的综合能力。现正值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际,审计报告的质量尤为显得重要。近期笔者就本区域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审计报告的质量进行了粗浅的调研,现就影响审计报告质量的原因与对策与同行作一初浅的探讨。

一、影响审计报告质量原因

(一)内审制度建设薄弱、审计报告格式不规范

未根据《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审计署制度(年版)》和《审计署关于印发主要审计文书种类和参考格式的通知》(审法发〔〕24号)之规定,制订单位内部审计规范文书、内容、格式的制度;未制订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规范等内部审计制度。由于审计制度建设薄弱,使其审计报告格式不规范,审计报告主要要素、正文内容不完整,审计报告编制不符合规范要求。审计报告的质量未能从制度上得到有效保障。

(二)审前调查、审中完善审计方案工作薄弱

1、审前调查工作缺位:未深入到被审计部门(科室)进行调查,对被审部门(科室)内设机构、职能职责、管理运行情况、内控制度建设等情况未得到充分掌握,导致审计方案不明晰,所编制的审计方案缺乏针对性。审计范围和目标没有细化内容,审计过程中对重要事项无法根据项目的类型和特性进行深入审计与剖析。

2、审中完善审计方案工作薄弱:审计人员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重要事项,未及时调整和完善审计方案及进行有针对性的审计调查与分析,导致审计操作程序和审计方案脱节,造成重要事项审计调查取证不完备,留下审计风险隐患。

(三)内审人员编写审计报告综合能力薄弱

1、审计事项描述条理不清、重点不突出

条理不清晰,层次不分明、文字不简练、结构不严谨;未将所有问题按性质进行归集分类及对问题进行概括;审计报告中所列问题的排序不符合基本逻辑。重要问题、审计方案确定的重点和关键控制点,未放在审计报告中显要位置和详细的论述。

2、审计定性缺乏严谨与客观

对一些不同性质、违规程度不一的问题,尤其对违纪问题进行定性时,一概用“不相符”、“违规支出”等。未能从主观、客观上对问题进行透彻分析,弱化定性事项的性质;把违规形式相似但问题实质截然不同的问题相提并论,只看表象,不看问题本质属性,反映问题不深入、不透彻,仅局限于外部的特征,不能深层次反映问题的本质和根源。

3、审计评价、审计建议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对被审计部门(科室)的具体情况不作具体分析与区分,审计评价单一模式化。对存在违纪违规问题,审计评价却是“基本真实、合法、健全”;在审计建议时,未能紧扣问题,对症下药。对存在的问题缺乏针对性,同时有些审计建议不具体,过于原则化,笼统化,缺乏可操作性。

(四)建立三级复核、质量考核机制薄弱

1、建立三级复核制薄弱:未见有审计人员对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可靠性、充分性复核的记录和审计工作底稿复核的记录,三级复核工作为零,存在审计风险隐患。

2、质量考核机制薄弱:未见有审计报告质量考核以及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的记录,审计报告质量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二、提升审计报告质量的对策

(一)加强内审制度建设、规范审计报告格式

内部审计制度是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内审人员应遵守的重要制度之一,更是从制度上确保内部审计报告质量的重要制度。

1、加强内审制度建设:依据《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审计署制度(年版)》和《审计署关于印发主要审计文书种类和参考格式的通知》(审法发〔〕24号)之规定,制订单位内部审计规范文书种类、内容、格式的制度和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规范等内部审计制度。从制度上保障审计报告质量。

2、审计报告格式规范:严格按照《内部审计制度》之规定,审计报告的标题、文号、被审计部门名称、审计项目名称、内容、审计机构名称、签发日期等基本要素应齐全;使审计报告格式内容、要求、模板规范,做到审计报告正文内容完整,每个段落的编写符合模板质量的要求。

(二)注重审前调查与审中完善审计方案

科学、严谨的审计方案是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指南针,也是审计项目整个实施过程中把控审计质量的重要依据。应注重审前调查与审中完善审计方案工作,确保审计报告质量。

1、扎实做好审前调查:充分认识审前调查工作的重要性,搜集与被审计部门(科室)有关职能资料,与审计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内部规章制度等资料,与调查取得的资料进行深入的分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