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早晨六点,天还没有亮,汪中华房间的灯就亮了起来,她要利用早晨的时间写完32名学生的素质报告册,对这些孩子一学期的成长给予客观的评价,把对每个孩子的爱写在这个小本子上。
汪中华是怀宁县小市镇平坦小学教师,从教24年来的她获得安徽省优秀教师、安徽省首席乡村教师、安庆市先进教研个人、安庆市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近日她又获得一份特殊的荣誉:安徽省人民*府表彰她为安徽省特级教师。这份殊荣带给她的不仅仅是喜悦,还有沉重的压力。“每一份荣誉的背后都蕴藏着一种厚望,我十分珍惜这份殊荣,也更加坚定我扎根基层教育,培养农村孩子成人成才的信念,张桂梅就是我学习的榜样。”汪中华如此看待这份殊荣。
她从农村走出来又回到农村。年汪中华出生在怀宁县小市镇一个农村家庭。她从小目睹家乡的贫穷,立志努力学习,用知识改变现状。作为当年县中考文科状元的她,毕业后义不容辞地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年9月她顺利毕业,被分配到小市镇禅师小学教书。这个地偏人少的乡村小学并没有让这个二十出头的姑娘失落,她站上了三尺讲台,上了人生的第一堂语文课《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一站就是近十年。年因工作需要,她被调到平坦小学担任语文教研组长。在新的岗位上,她仍能认真学习,专心钻研教学。从农村走出来的她,深知农村孩子的生活习惯和家庭情况,凭着“村里人”的经验,她有一套自己的教学和管理“法宝”:以爱教育、家校共育。
王硕是她班里品学兼优的学生。三年前这个孩子性格内向、自卑、孤僻,汪老师对这个孩子充满了好奇,她在周末对王硕进行家访,从与家长的聊天中得知王硕性格问题的根源:农村重男轻女的观念。于是她经常家访,与家长沟通,尝试改变家长陈旧的观念,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她在学校特意安排王硕做班干,当她的“小助理”,在课后她经常和这个小女孩谈心,讲自己的求学故事。一年来的鼓励引导,王硕性格发生了很大变化:性格开朗了、朋友多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汪老师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她是优秀的乡村教育带头人。二十多年来,汪中华凭着丰富教学教研经验不仅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小学生,还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大学生”。她主动参加青蓝工程,结对带新教师。桂曼娜就是她结对带的第9个教师。年桂老师考取怀宁教师编制,分配到平坦小学,原本医药专业的她虽教学理论较丰富,但教学经验不足,工作上总会遇到了不少的“麻烦”。年汪老师与桂老师结对青蓝工程,这个“老师傅”把多年来的班级管理经验、教学技巧、教研心得毫无保留地交给“新徒弟”,两年来师徒结对结下了深厚的友情,桂老师也快速成长。年桂老师编排的校园啦啦操获得全国少儿啦啦操比赛一等奖,教学论文在市县多次获奖。“我出生在农村,工作在农村,深知农村孩子的特点,现在许多年轻教师对农村孩子了解太少,要让他们走下讲台与孩子们真诚交流,沉下心来教书,才能做到教学相长,乡村教育的未来才有希望。”汪中华对教师寄予了厚望。年她将成立安庆市名师工作室,再培养5名年轻教师,锻炼他们快速成长,在乡村教育上贡献更多力量。
她是乡村“双减”教育的探索者。年“双减”*策全面实施,汪中华她认为这不仅仅能减轻学生校外培训的负担和学生的作业负担,还能减轻家长和教师的焦虑心态。汪老师结合农村教育实际,不断探索,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学生课堂和课后服务上,精心备课和认真上课向课堂要质量,优化作业设计巩固课堂成果,成立书法、绘画、排球、音乐等兴趣小组带头开展社团活动,走出教室开展劳动教育,走访学生普及家校共育,这一些列的探索措施激发了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兴趣,给每个农村孩子绽放光彩的机会。
她却是一个“失败”的母亲。“关心别人的孩子多,对自己的孩子关爱少。”这是李可对妈妈的评价。李可小学班主任是妈妈汪中华,本以为能得到特殊关爱的他确经常被忽略:妈妈似乎永远都在关心同学的事情,从来没有过问过他;同学生病了,送医院救治再送回其家,却把他一个人丢在学校;与同学谈心,从不与他谈心;作业总是尽可能地最后一个改……。他很不理解母亲为何这样做,心里暗自失落。后来他考上大学,明白了妈妈的良心用苦,因为班里很多同学是留守儿童,他们每年得到的母爱只有几天,而自己可以享受家庭的温暖,汪老师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别的孩子,是让留守儿童和他一样有“妈妈”的陪伴。汪中华的爱人非常支持她的工作,他的想法很朴素:别人家的孩子也是孩子,我们应该尽肯能让他们享受更多的爱。“汪老师把更多的心思铺在了学生身上,她对自己的孩子和自己的学生一样,从学习上指导、心理上教育、生活上关心,周末还要备课、教研、家访。她是农村孩子走出去的引路人,是乡村教育发展的希望。”说起这个特级教师,平坦小学校长吴厚平对乡村教育充满了希望。(李未停;通讯员:高莉萍)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