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简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丰神俊朗真力弥满评汪德平老师书法凌善金 [复制链接]

1#

汪德平,安徽太湖人。高校教师,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高校书协常务理事、原安庆市书协副主席、省书协三届理事、省书协楷书专业委员会及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


  艺术成就:作品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第七届全国书法篆刻展,第八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二届正书展,全国第二届扇面书法展,全国第四届新人书法展,全国首届邓石如奖书法展,全国首届高校教师书法展,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全国书法展,走向世界当代书法名家赴美国纽约展等。曾获全国百名书家评展银奖,首届全国教师书法大展铜奖,书圣杯国际书法艺术展优秀作品奖,安徽第二届青年书法展一等奖。曾获安庆市*府首届文艺奖。于年至今先后在安庆、*山、亳州、深圳等地举办个人书法展。又于年在日本国进行书法艺术交流。


  有多篇论文发表,出版书法专集和字帖30余册,主要有《实用楷书教程》、《汪德平小楷》、《汪德平书法艺术》、《中学生写字》、《初中语文字词摹写字帖》等。多幅书法作品选入《书法艺术学原理》案例;连续三次参编安徽九年义务教育《写字》教材和《大学生书法》教材。並为教材范字书写者。《书法报》于年在书画家栏目中有专版介绍。

丰神俊朗 真力弥满

评汪德平老师书法

凌善金


  我认识汪德平老师并非因为某次谋面,而是因为他那神采飞扬的书作吸引了我的眼球。前几年我在撰写书法理论专著挑选书作优秀案例时,汪老师的书法作品引起了我的
  一、学书之路


  汪老师学书四十余年,所遵循的是传统学书之路,先学真书,后学行草,这也是学书不二法门。汪老师将精力集中在部分书体上。他的楷书始学颜、欧,继学钟王,临过《宣示表》、《贺捷表》、《*庭经》、《乐毅论》、《曹娥碑》等碑帖,并参学晋唐人写经。后取法魏碑,对《张黑女》、《张猛龙》、《司马景和妻》、《崔敬邕》、《石门铭》、《龙门造像》等用功最勤,逐渐创立了一种具有自己特色的魏楷。他在全国、全省书法大展赛上入展获奖的作品大多为楷书作品。他的楷书被高校教材及全省中小学书法教材编选委员会选定作为范字。扎实的楷书基础为其学习行草书创造了良好条件。他的行草学《祭侄文稿》、《书谱》、《圣教序》、傅山行草、王铎草书等,也形成了自家面目。他的隶书取法汉碑,如《石门颂》、《乙瑛碑》、《肥致碑》、《好太王碑》等,并且以《好太王碑》为基础形成了自己的隶书风貌。他创新意识很强,不是一味地模仿古人,而是善于吸收古人的优点,变他法为我法,并能将现代审美思想融入创作之中,使作品更具新意!


  二、书法风格


  汪老师书法的总体气象风格高雅大气。高雅大气是对书作神采、意象的特征的描述,总体气象特征又是从笔画、结构和章法呈现出来的综合效果,也是作者气质、心性特征的外显,更是一种心理感受。他的作品不随世俗,超然物外,行笔节奏和情趣格调个性鲜明,给人高尚雅致之感。


  他的楷书碑帖融合,遒劲古拙,典雅隽秀,颇具欣赏价值。一般而言,楷书容易写得“严重”,也容易陷入呆板境地,而不容易写得“飘扬”,他的楷书不仅写得精严雅正,而且写得俊逸灵动,实属不易。如果称之为“汪楷”,也未尝不可。


  他的隶书朴拙苍老,风格酷似《好太王碑》,但是在结构上加大了虚实对比,字形宽度略有加大。笔画上加强了粗细变化,并增加了颤动笔法,让线条具有金石味并变得更为苍劲。正是这种写法造就了朴茂沉雄、寓巧于拙的审美效果。


  他的行草书注重行笔畅快,线条长短多变,结字和章法疏密对比度大,给人以任性恣肆,磅礴大气之感。不仅注重篇幅章法的宏观效果,而且注重每个字、每一笔画之美。在字形上吸取了王铎的写法,常以左倾或右斜取势,摇曳生姿,以增加字态的动感与自然活泼气氛。用笔圆中寓方,增强了线条的弹性、韧性、刚性变化。“肥不剩肉,瘦不露骨”,神、气、骨、肉、血兼备,刚劲婀娜,丰神俊朗。


  三、书法品位


  古人将书法品位分为神品、妙品、能品,这对我们把握学习目标是很有意义的。写出神品是书法家追求的崇高目标。我认为,书法的品位应该从美观度、自然度、情感度、内涵度、熟练度、创新度等几个维度来进行评价,其中,美观度权重最高。我认为,汪老师书法各项评价指标综合得分都很高,应该属于神品。


  从美观度看,他的书法美观度很高。在造型元素丰富多彩,挫万物意象于笔端,妙合自然,具有生机勃勃、变化万千之神采,具有多样统一的线条与结构形式,并具有耐人寻味的审美意象;从自然度来看,遍览汪老师书作可以看出,举手投足,全力以赴,无做作、拘谨、生硬之态。笔画与字形之间的转换连接非常自然,闪展腾挪轻松自如,彰显了无意于佳的书写状态;从情感度来看,我们从其作品的书写速度、节奏、笔画形质、字体形态中可以感受到他创作激情满怀。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他那由心而发的审美之情、喜悦之情、欢乐之情、豪迈之情。艺术是情感的符号,只有用真情书写的作品才具有动人的效果。这些特点不仅在他的行草书中有表现,而且在他的楷书当中也能看到这种迹象;从内涵度来看,他的书法内涵度也很高,作品让人感受到其良好的气质、才学、价值观、哲学观以及多种社会文化信息,作品的格调与气势、一笔一划、一字一形中蕴含着这些信息,非常耐人寻味;从熟练度来看,他的书法技法是非常熟练的,这一点从他那龙飞凤舞、出神入化、一气呵成的书写过程可以看出。他融多个书家技法于一体,并且创造性地加以应用。在快速书写的状态下还能写出如意的造型实属不易,足见其书法功力之深;从创新度来看,他在楷书、隶书、行草方面都有创新,尤其以楷书和行草创新度最高。他的字无论是在风格上还是在笔法、字法上都有许多创新,而且是以美化为创新前提,这也是其书法能立足书坛的关键之处。


  结 语


  艺无止境,汪德平老师深知自己的书法之路还很长,目前他在书法研习方面仍然抱有浓厚的兴趣,秉持谦逊的态度,向着更高的艺术山峰努力攀登。相信他能为书法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汪德平先生近作欣赏。

楷书|欧阳修醉翁亭记

隶书|凭高观远

行书|新闻早班车寄语一则

小楷|屈原列传

行书|诗有书兼六尺联

行草|王维诗一首

楷书|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草书|李白诗一首

行书|梧桐化雨

楷书|新闻早班车寄语一则

草书|苏味道诗一首

隶书|李大钊六尺联

行草|新闻寄语一则

隶书|从善如流


  凌善金,安徽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省高校书法家协会理事,民盟芜湖市书画院艺术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设计学、艺术学、美学理论研究,研习书法40余载,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艺术类项目3项,出版《书法艺术学原理》、《地图美学》、《旅游景观设计与欣赏》等10余部著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