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简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滨江拥湖环山,安怀一体化安庆市重点工程 [复制链接]

1#

“十四五”工作谋划

“十四五”期间,安庆都市区将聚焦全面融入长三角,大幅提升城市能级,力争安庆主城区达到平方公里左右,怀宁城市副中心及高铁新区达到30平方公里左右。

大宜城规划,怀宁及望江纳入

一是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框架。聚焦安怀一体化,围绕“滨江拥湖环山”的理念,推动安庆主城区向北拓展,规划建设城市大外环,将石塘湖、石门湖纳入城市生态系统。

二是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格局。聚焦主城区组团发展,持续推进主城区七个组团(中部组团、北部新城组团、西部组团、白泽湖组团、东部组团、杨桥组团、五横罗岭组团)配套设施和组团间市*道路建设。

三是进一步加强产城融合发展理念。通过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筑梦新区科技孵化、新业态示范、总部经济、金融服务创新的承接和培育水平;以主城区副中心的定位,高标准建设高铁新区;加快建设滨江CBD片区;加快集贤关片区基础设施建设。

“十三五”工作总结

“十三五”期间,在市委、市*府正确领导下,市重点工程处集中专业力量,注重顶层设计,重点围绕路网建设、住房保障、功能配套、环境整治等民生问题及城市建设的薄弱环节,精心组织实施工程建设,建设了以体育中心、“一带一路”(康熙河景观带、外环北路)、“一湖九河”为代表的一大批优质工程。“十三五”期间共实施市*重点工程项目个,完成投资.8亿元。随着重点工程的相继完工,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城市功能不断强化,城市形象、城市的吸引力和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为安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空间和条件。

安庆东部新城*务新区

1.城建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十三五”期间,按照“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的理念,市委市*府强力推行立项、规划、设计、招标、建设、投资“六分开”制度,专门组建市重点工程建设局,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提升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城区重点工程建设开创了新局面。

2.工程建设模式改革创新。“十三五”期间,实行打捆招标模式,招大引强,引进北京城建、济南城建、中建、中铁等优质企业参与城市建设;创新采用EPC、DBO等新的建设模式,引入先进建设理念,提高了建设效率和工程质量。其中,外环北路工程为国内市*道路采用PPP模式的首例,成为我市城建项目首个获全国最高质量奖“鲁班奖”的项目;潜江路道路建设工程荣获安徽省建设工程“*山杯”优质工程奖,曙光路西侧棚改房获省质量、安全双标准化工地。

3.市*基础设施更新换代。“十三五”期间,围绕“新城区加快推进、老城区改造提升、商业地块配套服务”的目标,我市城市道路建设发展迅猛,市*基础设施纵横延伸,新建道路53条,建设长度达公里,工程建设已完成投资近60亿元;改建道路24条,改建长度60公里,建设已完成投资约24亿元;先后实施了龙山路、玉琳路、孝肃路、菱湖南路、德宽路等24条老旧城区主次干道改造工程,市*基础设施配套不断完善,逐渐形成“外围成环、内围成网、纵横贯通”的城区路网格局,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平方公里。一大批标志性工程相继实施,其中,康熙河景观带贯穿新老城区,城区首个下穿工程迎宾西路建成通车,安庆首条高架中兴大道高架即将竣工,集防洪、景观、交通等为一体的滨江大道加速推进,全长14.8公里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部分完工。随道路建设更新提升绿化工程,城市绿化率进一步提高;城市主次干道亮灯率达到98%以上;大力推行透水混凝土、砂基透水砖等新材料使用,“海绵城市”理念贯穿城市建设全过程。

4.雨污分流改造全面推进。雨污分流工程是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工程、民生工程和生态工程,对改善老旧城区内涝及水资源污染、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三五”期间,累计改建雨水管网61.5公里,改建污水管网61.8公里,老城区排放雨水和收集污水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同时实现了水资源的二次利用。

5.城市功能配套不断完善。“十三五”期间,加速推进民生和社会事业重大项目建设。推进祥和南北苑、顺安南北苑、辉煌家园、曙光路西侧、机场大道保障房等10个保障房项目(已建成9个)建设,建筑面积万平米,提供约1.3万套住宅用于拆迁和廉租房安置。建成市体育中心、烈士纪念公园、特警支队基地、武警营房等一批重点工程,医院新院区、医院龙山院区、安庆一中龙山校区等公益项目建成投用,总建筑面积达55.6万平方米,全市医疗、教育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市博物馆建成开馆,市委*校、中医院等项目加快推进。

6.水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大力整治黑臭水体,通过河道清淤疏浚、护坡修整、沿河截污和周边环境景观提升等措施,谷桥河、大寨河、十里河、免锣巷河和花亭河等黑臭水体工程整治完成,铺设截污管道29公里,新建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6座,新建截止闸4座,年顺利通过省住建厅、生态环境厅“初见成效”考核验收,提前一年完成省*府目标任务。强力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以水质改善和生态修复为核心,建立“控污截污、底泥清淤、引水调水、生态修复”等工程措施,修复河湖水生态环境,先后建成康熙河景观带、秦潭湖环境整治、神灵潭、石塘湖生态湿地等20余项水系项目,共治理河道长度46公里,治理河湖面积11.8平方公里,景观绿化面积约万平方米。其中“一湖九河”项目获全省质量安全标准化工地。

7.防洪排涝能力进一步增强。实施秦泉河、泉潭峡、晴岚沟等10条水系,龙眠山路、中山大道和监狱等积涝点整治工程,建成大寨沟闸、白泽闸等闸站。通过加强骨干河道治理、打通断头河沟、拓宽束水河道等措施,实现了城区水系两条大动脉的贯通,即:横贯东西长约20公里的大湖—康熙河—秦潭湖—秦泉河—泉潭峡—窑沟河—小港河主河道,纵通南北长约12公里的顺安河—潜江河—晴岚河—白泽湖主河道。同时,通过港桥河、怀湖河、港口河等工程,打通城区水系主动脉周边水体,城市水系统进一步得到恢复,城市防洪排涝能力由不足20年一遇标准提高到了50年一遇,经受住了年以来多年连续强降雨的考验,为城市安全渡汛发挥了重要作用。

8.城市安全运行保障有力。一是牵头市直有关单位出台了“两清单一办法”,形成了日碰头、周调度、月考核的机制,确保了安庆石化“”管廊带迁建工程顺利投用,从根本上解决了安庆石化现有油气管线穿越主城区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同时也是我市“共抓长江大保护”的具体举措。二是为保护石塘湖生态环境,有效利用石塘湖自然资源,挖掘安庆市现有水资源潜力,实施了安庆市石塘湖应急备用水源保护综合整治工程,保障百姓饮用水安全,使安庆人民不但饮用水有了“双保险”,同时新增了一大片休闲养生的福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