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简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条老街,一段历史安庆这些老街巷,你去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用什么药治疗 http://www.lohasidc.com/

一条老街,一段历史,几代人的记忆

高楼大厦看久了未免有些厌倦

不如去那些老街巷看看吧~

它镌刻着城市的童年,保存着城市的过往

见证着繁荣的历史,也记录着它的变迁

长生巷

长生巷,位于迎江区人民路街道东正社区。巷子南北走向,南自沿江东路西段,北至杨家山街西段,全长余米,因巷内曾住一位长寿道人而得名。

这条小巷既弯曲又狭窄,中段有近50米长的路面仅一米多宽,是条名副其实的小巷。

巷子南段,东侧是原沿江路小学(解放前为东岳庙小学),现为墨子巷幼儿园沿江分部;西侧是安庆海关大楼,楼顶上的报时钟准确报时。中、北段两侧皆为居民区。巷子北端是安庆茶叶大市场。

长生巷的故事

据作者胡联春的《东岳庙印象》文章介绍/p>

上世纪五十年代,东岳庙与小学(沿江路小学)“和平共处”。学校大门口两侧为花岗岩石鼓,有二米多高,颇有气势。门楼后边就是低年级操场,东西两侧为庙房改成的教室。教室门前有一尊铁香炉,直径近一米,不过里面充斥泥土。操场北侧为大殿,巨大的神像三四米高,逢东岳大帝诞辰,道长道士烧香、念经、奏乐,忙得不亦乐呼,引得四邻街坊围观,而老师学生照常上课,这些在今天似乎不可想象。一直到“文革”初期破四旧,东岳庙才彻底地从学校里消失了。

东岳庙门楼高大,飞檐翘角,古色古香。二楼原来是大戏台,两侧柱子上写满了长长的楹联,字体龙飞凤舞。

六十年代初,楼上改为鞭炮厂,给东岳庙带来灾难。年4月11日发生事故,一场无情的火药爆炸,炸死2人,东岳庙从此残垣断壁。

大二郎巷

大二郎巷,位于迎江区宜城路街道钱牌楼社区。巷子东西走向。东自建设路中段,西至四牌楼街口。全长米。

巷子较宽,路面还是上世纪铺设的水泥砖,显得不合时宜。下图是在人民路以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前的照片。

两侧均是居民楼,底层全是店铺。东端穿过建设路就是进士第街,西端连接繁华的四牌楼街、国货街和通往长江边的大南门街。巷子西段北侧有个大院子,曾经是大二郎巷小学,现为迎江区老年大学。这里是历史上安庆开办较早的湖南会馆。

大二郎巷来历

据安庆老城闲人的微博介绍:当年“古柱史”牌坊将钱牌楼一分为二,其西段,从钱牌楼一直向南到大二郎巷这一大片房产,包括现在胜利剧院的旧址,过去是湖南会馆。曾国藩率湘*攻克安庆后,老城成为湖南人的天下。湖南会馆因此也修得霸气十足。

民国之后,新兴商会出现,以乡情为纽带的会馆,因入不敷出,渐渐步入衰退期,湖南会馆房产也因此改为它用。其中临钱牌楼街的禹王宫,先改为华林大戏院,后又在此基础上改名胜利剧院、联胜大戏院、安庆剧场等。上世纪60年代前后,又变更为胜利影剧院。

三孔桥巷

三孔桥巷,位于迎江区人民路街道东正社区。这条小巷南北走向。南自沿江东路中段,北至杨家山街东段。全长余米,因桥而得名。

巷子南段东侧是皖江文化园,再往东是迎江寺、振风塔;西侧约百米处的朱家巷与之平行;南端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三孔桥旧址。

三孔桥巷

据李卉先生《此地宜城》连载"带你感受安庆过去的那些人和事"资料介绍,三孔桥在枞阳门外朱家坡东,架设在护城河上,桥下河水自老救生局西通往长江。老桥何时建造,无从考证。

《安庆市志向》记载,三孔桥,亦称永济桥。年(清康熙五十一年)桥废,年(康熙五十四年)重建。后因河道淤塞被填,桥毁。

根据附近居民回忆,三孔桥长有七八米,宽大的条石桥面,没有护栏,往东往西的人都要从这桥上走过。三孔桥附近还是安庆著名鱼市,做鱼虾等水产品生意的商埠鳞次栉比。

汪家塘巷

汪家塘巷,位于迎江区孝肃路街道双井社区。这条小巷东西走向,东自宣家花园北巷南段,西至双井街中段。全长米,因塘名而得名。

汪家塘巷

据安徽唐茗影视博客的资料介绍,汪家塘巷过去叫府西巷,这个"府"指的是安庆府衙门。

最早设在谯楼内,后来安徽布*使司西迁安庆,安庆府署升为司署,于是重找新址,最终选定在汪家塘这方宝地。

民国初年,安庆府署改设安庆六邑工厂,后来又为安徽省立第一工业学校(年改名安徽省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简称"高工")所用。后为安庆第六中学,现为安庆第二中学(南区)。

西邻安庆府署的一片老宅子,过去是方家大屋,主人方晴庵曾是清廷高官。解放后,方家大屋改作*梅戏演员训练班,后为*梅戏一团团址。方家大屋西侧的大塘就是汪家塘。汪家塘面积不大,但水很深,也很清。

上世纪末老城改造,汪家塘被开发商填平建起多层住宅。如今,汪家塘巷两侧均是居民区。

解除巷

解除巷,位于迎江区孝肃路街道双莲寺社区。这条巷子东西走向,东自双莲寺街北端,西至永安街中段,全长米。

这是一条较窄但笔直的小巷。巷子中医院,医院,现为孝肃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巷子西头北面是有名的公办幼儿园—安庆市六一幼儿园。巷子不宽,可南面摆满了小摊位,东段早上还是小菜市。

解除巷的名字来历不详,网上查不到,询问住在此处的两位八十多岁老人,也说不知道。但此巷深处有故事。

解除巷

据有关资料介绍,美国圣公会年来安庆传教。年圣救主堂在大二郎巷动工兴建。之后,圣公会在安庆快速发展。

年,皖赣教区成立,安庆为皖赣教区中心。圣救主堂也因此升格为皖赣教区主教堂。因场地不足,年,圣公会选址铁佛庵西侧民宅新建中华圣公会天恩堂。

年,又收购天恩堂大门对面几户民宅,建设圣公会西牧区主任别墅及天恩针织厂。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侵占安庆教会,天恩堂教堂、天恩小学、天恩针织厂等建筑被拆毁,只剩下天恩堂大门、两栋神甫楼及主任别墅(别墅即现在的孝肃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朱家巷

朱家巷,位于迎江区人民路街道东正社区。这条巷子南北走向。南自沿江东路,北至杨家山街,全长余米。

朱家巷过去是一条破旧的街道,居民出行都很困难,去年市*部门对此巷道路进行了改造,使其面貌焕然一新。

巷子南端是中国海事大楼,北端有迎江区慈善超市和东正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小巷西侧曾经就是安庆老地名“九头十三坡”之“高山头”。

朱家巷

据安庆新闻网载胡联春先生“想起高山头”的文章介绍:

高山头地势高,年破圩都没被淹着。为消除水患,人民*府组织修建以高山头为中心的圩堤。

从东门城门口(今枞阳门商场)一直到宝塔东边的炮营山(原老电厂)。高山头以西名“西北埂”,以东名“东北埂”。这几里长的圩埂成为东部城区防洪的重要屏障,直到江岸防洪墙竣工才停止使用。

如今的高山头早被一座座楼房所覆盖。

分龙巷

分龙巷,位于大观区龙山路街道四方城社区。这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巷子。东自四方城街,西至停车场围墙。全长百余米。

分龙巷,也是一条老巷。往东穿过四方城街就是杨家塘,南面是老地名郭家桥,西面有一段陡坡,前些年定为地质灾害监测点,坡上百多户居民被迁出,现在成了大型停车场。北面就是有名的三官塘。

三官塘

据资料介绍,三官塘虽以塘为名,但此塘非彼塘。三官塘老地名“三官堂”。因“堂”与“塘”音近,附近又多水,故被传为“三官塘”。

三官堂,是道家供奉天官的场所。三官者分别为天官、地官和水官,是早期道教尊奉的三位天神。每年正月、七月、十月望日(农历)十五为三官生日,民间都要在这里举行祭祀活动。

不管老街变化如何

它永远镌刻安庆这座城市

和一代安庆人最深刻

也是最真实的记忆

而这些都值得我们去追寻、去珍惜!

你还知道哪些安庆老街故事呢?

欢迎入群讨论~

长按识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