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许多现代化大学的背后,都有一段厚重的历史。了解一所大学,从了解这所大学的历史入手,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就像是在翻看一本有厚度的影集,从过去一页页走来,不忍释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一所浸润在“桐城派”的墨香里成长起来的大学——安庆师范大学。
安庆师范大学,简称安庆师大。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徽省安庆市,是直属于安徽省人民*府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在了解这所大学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安庆这座古老的城市。安庆位于安徽省西南部,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依山傍水,地势较平坦。南宋绍兴十七年(年),安庆之名始于“改德庆*为安庆*”作*号名称出现,由“同安郡”(隋代大业三年始置,治所同安,今桐城)和“德庆*”(北宋*和五年始置,治所怀宁,今潜山市梅城)各取一字而命名,含“平安吉庆”意。
安庆是中国较早接受近代文明的城市之一,清咸丰十一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械所,制造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和第一艘机动船。安庆素有“文化之邦”、“戏剧之乡”等美誉。是众多民间故事的发生地,是“桐城派”的故里,是京剧鼻祖徽班成长的摇篮,是*梅戏形成和发展的地方,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陈独秀、“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故乡。
天柱山
安庆环境优美,是国家森林城市、中国百佳宜居城市。位于安庆市潜山市境内的天柱山是安徽之源,国家5A级旅游区、世界地质公园,是安徽省三大名山之一(*山、九华山、天柱山)。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学校始建于年的敬敷书院。书院现坐落于安庆师范大学菱湖校区内。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敬敷书院是清代安徽省最大、办学时间最长的一所官办书院,为国立安徽大学的前身。于清顺治九年(年)由巡抚李日捐款创建。乾隆初更名为敬敷书院,咸丰年间毁于兵燹。同治初由曾国藩移建孝肃路之西。光绪二十四年(年)又移建至菱湖南岸,即今旧址。年,清廷实行教育维新,下诏改全国书院为学堂,敬敷书院停办,与求是学堂合并,产生了安徽省近代第一所高等学堂——安徽大学堂,开安徽高等教育之先河。书院名由来:“敬敷”之词,语出《尚书》,意思为“恭敬地布施教化”。
从清初到清末,在书院两百余年的办学中,著名史学家全祖望、桐城派“三祖”中的刘大櫆和姚鼐、著名学者王宽吾、“江南大儒”汪宗沂等诸多著名学者担任过山长或主讲。这些大师学识丰富,德高望重。他们执著地秉守文化育人的“敬敷精神”,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时代精英,如国画大师*宾虹、著名教育家房秩五等都是从敬敷书院走出的莘莘学子。
说起敬敷书院就不得不提桐城派:桐城派,即桐城文派,又称桐城古文派、桐城散文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均系安徽桐城人,故名。桐城派的文章一般都清顺通畅,尤其是一些记叙文,数篇名家名篇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如方苞的《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姚鼐的《登泰山记》等,都是著名的代表作品。
国立安徽大学红楼
安庆师范大学就是浸润在“桐城派”的墨香里一路成长起来的一所饱含人文底蕴的大学。如今,经过一百余年的发展,安庆师大已经成长为一所有龙山、菱湖两个校区的现代化综合大学。菱湖校区现存的敬敷书院和国立安徽大学红楼,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见证了学校百年发展历程。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安庆师范学院。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安庆师范大学。
学校办学条件优越,现设有17个二级学院,81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余人。学校教学水平优秀,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大学生素质教育精品通识课程、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等国家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14项。近五年来,承担省级以上质量工程项目余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70余项。
学校交通便利,安庆市拥有公路、铁路、港口、机场。安庆火车站是宁安高铁的终点站。安庆天柱山机场,位于安庆市大龙山,已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海口、厦门、西安、昆明、宁波、桂林、哈尔滨、福州、青岛、贵阳等航线。
(本文所引用资料均来自于百度百科及安庆师大学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