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家乡文化#刚到安徽我爱人迫不及待的,请我吃被朱元璋赐为贡品的“”火腿炖甲鱼”,几年过去我仍然是念念不忘那道美味!
“火腿炖甲鱼”的特色在于主料马蹄鳖与辅料火腿,此马蹄鳖只产于皖南山区溪地,腹色青白肉嫩胶浓,形似马蹄且无泥腥气。
而这道”火腿炖甲鱼”是安徽独有的菜品,也是徽州菜,徽州文化的代表之一。
古徽州指今天的安徽*山市、绩溪县和江西婺源县地区。
徽州是徽文化的代表,它是当时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流派,有力诠释了儒家文化与经商之道的结合真谛。
二
胡雪岩的富有推动了徽商的兴起,促进了徽州文化的传播。
(1)
开创了儒商之典范“徽商”的,清代的叶天赐与胡雪岩是两位著名的徽州儒商。
许多人甚至将胡雪岩与春秋巨富陶朱公并称。
胡雪岩虽然出身贫寒,却善于学习,用心琢磨,从一个小小的跑堂伙计一路升至二品大员。
坐拥万贯家资,成为中国近代的著名红顶商人,也为半贾半儒的徽商大贾树立起至今无可超越的标杆。
胡庆余堂是由红顶商人胡雪岩耗费30万两白银,一手创办的著名药店。
这家药店以宋代皇家的药典为本,广纳名医传统良方,精心调制庆余丸、散、膏、丹等各类方剂,造福世人。
一百多年来,它的名字传遍了大江南北,与北京的同仁堂并称为中国著名的南北两家国药老店。
(2)
东晋时期,此地就出现了一些商业活动,这些人就是最早的徽商。
唐宋时期,徽商已发展至省外,许多商人远行江西、福建、四川等地行商。
我国在清朝前后形成了十大商帮,徽商便是其中之一,他们引聚宗族,辛勤经营,顺应时势,经营四方。
徽商生意涉及盐业、米业、木材业、典当业和纸墨丝茶等领域。
发展至鼎盛时,甚至占有全国总资产的4/7,称雄明清商界三百多年。
由于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徽商迅速颓败下去,却再难让徽商恢复昔日的繁华盛景。
明清徽商集数代之力,在几百年里快速发展,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商帮。
三
徽剧的兴起和传播,声名远扬海内外。
由于徽商的广为传播,徽剧得以名声大噪,徽剧不仅成功派生了京剧。
而且借助徽商的强力推广,与全国40多个戏曲剧种建立起密不可分的联系,最著名的当数*梅戏。
*梅戏,原名*梅调、采茶戏等,最早可追溯到唐代。
起源于湖北*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是中国五大传统戏曲剧种之一。
该戏曲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代表剧目有《天仙配》《女驸马》等。
年5月20日,*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梅戏代表剧目有《天仙配》《女驸马》等,著名演员严凤英、王少舫等老一辈艺术家是我最喜欢的*梅戏艺术家。
故而有人说,徽剧是徽商孕育出来的地方戏剧的鼻祖。
徽剧的剧目较多,早期曾多达个,曲牌有多首。
后因不易保存,大量剧目丢失,现在只留下来一部分传统剧目,如《七擒孟获》、《八阵图》、《昭君出塞》等戏剧流传。
四
精彩纷呈的徽州文化为中国的文化增添了一抹彩虹。
徽州四雕被奉为雕刻史上的奇迹,徽州茶道被称作中国茶文化的精髓。
徽派建筑也成了中国古建筑的杰出流派之一。
流传了几百年的宋明理学的代表新安理学、师法自然的新安画派、经久流传的桐城学派等。
这些徽州文化是中国地域文化中的一朵艳丽之花。
徽州人形成了优良的文化传统,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儒家色彩,凝固成商界的特色形象,一直为人们所铭记。
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