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经锐眼
同样一辆汽车,在中国买,要比在美国买贵上很多。
比如凯迪拉克,在美国的售价不到人民币50万,但在中国就卖到万;奔驰,在美国售价不到60万人民币,在国内却卖到万以上;保时捷卡宴,在美国售价人民币50万左右,到了国内却能卖到万甚至万!
难道是因为中国人比美国人还富有?难道是因为中国人人傻钱多?
显然都不是。
很多豪车品牌在中国卖这么贵,一方面是因为进入中国后自己主动加价,另一方面就是税收。
一辆排量超过4.0L的汽车出口到中国后,除了常规25%的关税,17%的增值税,还要承担20%的消费税,然后才能卖给中国的消费者。
因此一辆进口车有没有关税,往往就能差出几十万的价格!
从年7月1日起,国内进口整车关税降为15%,进口汽车零部件关税降为6%。但同样一辆车,国内外的价格差距依然很大!
进口的商品,如果能免税,往往会受到国内消费者的热捧。免税行业,市场空间巨大。
最近一段时间,这股“免税”之风刮到了A股,凡是与免税店、免税牌照有关的股票,均出现大涨。
一
中国免税旅游业的龙头老大,当属中国国旅(.SH)。
中国国旅全名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主营免税业务,行业市场份额在80%以上,是行业首屈一指的霸主。
在业务布局上,中国国旅有三大方向:机场免税店、离岛免税店、市内免税店。
离岛免税店,说的是海南三亚离岛免税店;机场免税店,主要是北京、上海、广州机场免税店;市内免税店主要是北京和上海的市内免税店。
从营收构成上来看,年上海机场和北京机场免税店营收分别为.5亿、85.9亿,为公司贡献了营收的大头。
提起中国国旅的名字,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这好像是一家旅行社。
准确地说,它曾经是一个旅游公司。
年1月,中国国旅将国旅总社的股权转让给控股股东中国旅游集团,开始专注于免税店零售业务。当年,中国国旅又布局北京大兴机场和香港机场。
在更早的年,中国国旅收购了日上免税行51%的股份。
中国国旅的原名叫中国国旅股份有限公司,在前几天,为了突出免税业务,更名为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
所以现在别看公司的股票简称还叫“中国国旅”,好像是旅游类上市公司,但其实已经脱胎换骨,变成一家百货零售类的上市公司。
近期,中国国旅的股价也一路上涨,从3月底的66.5元一路上涨到如今的近元,股价两个半月涨幅超过90%。
如今,中国国旅市值逼近亿,这体量无论是放在旅游业还是百货零售业,都是巨无霸般的存在。
这么大盘子的股票,走势像小盘股一样凌厉,可见大资金介入程度之深,拉抬股价态度之坚决。
二
从业绩来看,中国国旅呈现持续增长状态:
-年,公司营收从60.65亿元增长到.6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3%;
归母净利润从3.13亿元增至46.2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0.2%。
还有一个重要数据:这十年来,中国国旅的免税收入从22亿元增长到亿元,累计增幅超过20倍。
很显然,中国国旅属于基本面良好的大盘股。一般来说这种股票会获得长线大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