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实算是喜欢囤货的人,明明没有过物质匮乏的经历,却热衷于囤货,我分析了下面的原因。
一衣服,女生柜子里总是缺一件衣服。款式,材质,颜色,品牌,适合的场合,衣服就这样占满了衣柜,甚至根本占不到挂的位置,只能叠放放在收纳袋里,换季整理衣物或者想找一件想穿却不见的衣物时,就是通通检阅一遍的时候,断舍离的时候我通常对爱人和儿子衣物执行得比较好,到自己的衣物时,专门有个收纳袋,是瘦回去能穿的衣物,可惜这三年下来,没有能从此袋释放的衣物,反而规模不断壮大。但平心而论,疫情三年,无论实体线上,除了孩子在成长,号码变大,需要购置衣物,家庭在服装上支出真是锐减,居然也不觉得衣服不够穿了。
二护肤品我没有什么彩妆,眉笔囗红算是唯一带彩的。但是水,乳,精华,面膜确实囤了一堆,之前是旅游,人已在免税店,不买似乎像是赔了一样。雅诗兰黛,兰蔻,资生堂,SKⅡ,其实没有哪个是我用的特别心水的,但是逢店必囤,几乎没在网上购买护肤品,因为家里库存已经太多,又不太用,唯一一次国产玻尿酸头部厂家集福字活动,80后骨子里的小浣熊基因蠢蠢欲动,又囤了一堆玻尿酸精华和面膜。既不爱运动,又吃甜食,熬夜刷手机,似乎囤了这些护肤品,就会两相抵消,显然并没有。
刚买时不舍得送,赶在过期前送朋友了。为了积五福,直接买都不行还得转发朋友凑成一套,看着余的福字,想凑更多套有一半过了期的面膜,准备擦油烟机打开后全靠爱人偶尔当大宝在用的护肤品三营养品酵素,绿藻,胶原蛋白,阿胶糕,燕窝,枸杞原浆,都是朋友推荐种草的,都已经陆续过期,不舍不得扔掉,想起来时吃一份过期的,减少自己的心疼感。现在觉得,平替的蜂蜜酸奶,银耳,大枣既便宜又好入口,以后应该不会再囤了
四药品家里常备药,退烧的,消炎的,止泻的,去痛的,感冒药,外伤药算是有两个小药箱,之前到了门诊医保额度,会买些常见药备用,医院的频次,绝医院,其实想想倒是好事。这轮囤了氧气,血氧仪算是药箱里的新面孔。买了黄芪,党参等中药切片,也不知道怎么用。家里有个应急药箱,有点碘伏,创可贴,云南白药啥的,有点缓解感冒症状,退烧药等其实还是有用的。消炎药有头孢,氧氟沙星,奥司他韦其实算是抗甲流病毒的,但这些抗生素既然是处方药,还是应该在化验诊断后,遵医嘱服用的。
五食品大米,高低筋面粉,花生油家里常备两到三份,意大利面,各种罐头,罐头保质期通常三年,也有四年的,边贮存边去库存。
六书专业书,童书,畅销书。
真的是囤完没有保质期,持续受益的。
七百度网盘12T空间已经买了,免费的时候养成了用网盘的习惯,现在存的东西越来越多,付费也不够用。
未来要少囤货,减少焦虑感,同时别再为满减挣扎,我是真的有过本来要买几十元的东西,最后为了满减消费五六百,结果要买的东西最后忘记加购的经历。还有一次品牌四件套活动,来回加购,总有加进来的物品不满足活动条件,换来换去后居然优惠券无效了,居然是折腾了三个小时过零点了。
立个flag,减少物欲,减少不必要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