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邓稼先作为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领导者功不可没。
都说“虎父无犬子”,但却鲜有人知道邓稼先的父亲其实是个不容小觑的大人物。
“乱世成长出来的英才”
邓稼先的父亲名叫邓以蛰,安徽怀宁人,他的经历要比搞原子弹的邓稼先传奇的多。
邓以蛰出生于年,是清代大书法家和篆刻家邓石如的五世孙,父亲是教育家邓艺孙。
经历是锤炼一个人性格的烈火,邓以蛰出生的年代让他经历了腐朽的清朝、军阀的混战以及侵略者瓜分中国的战火岁月,所以他早早的就知道什么叫腐败,什么是革命,什么是动荡不安。
和同龄人一样,他从小接受的是传统的私塾教育,到了青少年时期,“西学”进入中国,他开始学习先进的“西学”,后留学日本,学习文学,并在日本结识了同乡陈独秀,在陈独秀的影响下,邓以蛰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
回国后,邓以蛰曾任安庆图书馆馆长、安徽教育司长等职,那个时候陈独秀正在忙于《新青年》,两人联系也少了,后来他接受陈独秀的建议再次去美国留学,攻读哲学与美学,成为我国留学生到欧美系统学习的先行者之一。
从美国回来后,邓以蛰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及清华大学。
上个世纪20年代,邓以蛰的名气相当大,与当时驰名文坛的宗白华齐名,并称“南宗北邓”。
后来两人相继到北京大学执教,加上正在北大执教的朱光潜,成为了北大三大美学教授,巧的是,这三位大师都是安徽人,不得不感叹安徽真是人杰地灵。
“与鲁迅谈美学,是金岳霖最雅的朋友”
邓以蛰一生任职时间最长的是清华大学,但也曾短暂任职于北京大学。
在北大任教时,他住在丰盛胡同北沟沿甲12号,房子不算新,但是院子很宽敞,前院有一棵古老的龙爪槐,后院有一棵丁香,整个院子看起来十分闲适,安逸,每当丁香树开花的时候,院子里都会溢满清香。
后院正中的房间是邓以蛰的书房,书房中挂满了先祖邓石如留下的名人传世佳作,不仅书房,连客厅都挂的满满当当,由于书画太多,墙上挂的书房常常会更换。
但正堂上方挂的“松风水月”四个大字却从未换过,这四个字,是明末崇祯皇帝的御笔,是邓氏家族的传家宝,邓以蛰一直珍藏着。
珍藏倒不是因为它是皇帝的御笔,更为重要的是这四个字和邓以蛰的精神境界极为吻合。
解读起来颇具文人雅趣。
因为他的雅,金岳霖还把他称作是“朋友中最雅的”。
邓以蛰接受过传统教育和西方教育,所以他既有儒家学者身上的典型气质又有西方学者身上的风度,两者的美妙结合使得邓以蛰的雅与众不同。
如此一来,“最雅的朋友”倒也不奇怪了。
在邓以蛰刚回来那会儿,鲁迅还曾与他在中央公园(中山公园)相约谈论美学,一见面,两人聊得热火朝天,你一言我一语的阐释着各自对美学的认识及理解,聊得甚是忘我,直到夜色将至,两人才不得不各回各家。
看得出来,鲁迅和邓以蛰真是惺惺相惜,从白天聊到晚上还不舍得走。
“爱国硬汉把旧友赶出家门”
年“七七事变”爆发,北平沦陷,北大、清华、南开三所高校,迁到长沙,组建临时大学。
时任清华大学教授的邓以蛰本应去长沙继续任教,无奈身患肺病,身体虚弱,实在无法南下,只好留在北平。
失去了教职,家里也就失去了资金的来源,一家人只好靠着积蓄过着清贫的日子,邓以蛰的妻子在院子里开辟了一块菜地自己种菜,尽量为家里节省开支。
而邓以蛰的一位旧友却在伪政府谋了一份差事,领着伪政府发的薪水。
有一天,这位旧友夹着伪政府的公文包来到邓以蛰家,一开始并不知情的邓以蛰跟他交流了几句之后发现不对劲,于是问他在做什么工作,旧友支支吾吾的说在伪政府工作,因看到邓以蛰境遇不好所以想让邓以蛰同去,邓以蛰当时就勃然大怒,大声呵斥他:“你给我滚出去!”
这一声呵斥吓到了正在书房里看书的邓稼先兄弟,旧友也灰溜溜的走了,邓以蛰平时爱结交朋友,若不是因为民族大义,他绝不会和朋友断交。
虽然邓以蛰是个文人,平时看上去比较文弱,但在民族气节上他却是个绝对的硬汉。
这件事深深的影响了邓稼先。
“最成功的教育家”
邓稼先,“两弹”元勋之一,他的成就离不开良好的家风,更离不开父亲的教育。
邓稼先出生在老家怀宁,不久随母亲去了北京,到了邓以蛰身边。
小时候的邓稼先很调皮,邓以蛰管的很严,但他只管行为,不管心,不去用条条框框来束缚邓稼先的成长。
教育方面,“四书五经”邓稼先全都要看,因为邓以蛰觉得这些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应该要知道。
待邓稼先再长大一些,邓以蛰就把他送到新式学校,接受先进的思想和教育,所以邓稼先不仅懂得西学知识,同时也具有深厚的国学修养。
可随着抗战一步步打响,民族越发危难,邓以蛰深感自己作为文人的无用,不能真正的为国家做出什么贡献,
百感交集的他说出了影响邓稼先一生的话,“稼儿,以后你一定要学科学。不要象我这样,不要学文。学科学对国家有用。”
邓稼先谨记父亲的这句话,于是他成为了后来相继为国家研制出原子弹和氢弹,让世界震惊和畏惧的“两弹”元勋之一。
对世人而言,邓以蛰是美学家,教育家,而对于邓稼先而言,父亲邓以蛰则是自己心灵的导师。
年,常年身患重病的邓以蛰离开了人世,“中国哲学界第一人”的金岳霖送别老友,撰写挽联:露霜葭苍,宛在澄波千顷水;屋深月满,依稀薜荔百年人。
还记得十八年前,林徽因逝世,邓以蛰与金岳霖一起写了挽联,没想到十八年后,金岳霖依在,邓以蛰却先他一步驾鹤西去,十八年如弹指一挥,不禁让人感叹时光易逝。
邓以蛰学识深厚,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人之一,成就颇高,同时也具有多重身份,比如教育家、美学家、理论家。
他最成功的身份当属教育家,因为他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了一个顶天立地的人,这就是教育家最大的成功。
其实在二十世纪初的各个学科,我国那个时候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影响深远的科学家,如钱学森、李四光、邓稼先、钱伟长、杨振宁、李政道等等,而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都有深厚的数学基础。为什么在那个战乱横飞的年代,他们会有如此好的数学基础?这得益于民国时候扎实的数学教育,其中不乏教育名家,而这其中最有名的是刘薰宇。
而刘薰宇与普通教育者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会讲故事,比如他讲的这个故事。
某个书生娶了一个富家千金,经常被老婆训。后来这个书生中了状元当了官,但他的老婆还是经常训他。他就跟他老婆说,我现在当了官,你怎么还训我。他的老婆机智的回答到:“亏你还是状元,连水涨船高的道理都不懂。你看,如果男人是当官的,生下来的女儿就是千金小姐,男人要是挑大粪的,生下来的女儿就是丫头。等她嫁人后,如果嫁的男人是大官,她就变成了官太太,如果嫁的是农户,那么她就变成了一个农妇。这就是数学上的函数,男人是x,女人是y,y总随x改变。
一个故事把函数讲得生动有趣,这样的例子在他的书中比比皆是。他一生论著颇丰,深受人们喜爱,很多人正是读了他的书才喜欢上了数学,其中就有我国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
杨振宁在一次讲学中说道,他在很小的时候,偶然接触到了一位叫刘薰宇写的书,看了后他爱不释手,书非常有趣,通俗易懂,看了他写的一个智力测验的文章,我才知道什么是奇偶排列。他说刘薰宇写一篇,我就读一篇,他的文章非常有诱惑力,而诱惑我的就是他里面讲的故事。
刘薰宇先生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和教育家,他非常擅长进行教孩子数学,中国那个年代的科学大师,几乎都受过他的影响。
因此,他所著的几本数学书声名远播,现在很多家长都买来给孩子看,以培养孩子的数学兴趣。其中口碑最好的有四本:《马先生谈数学》、《数学趣味》、《因数和因式》、《数学的园地》。
这些作品与教科书不同,刘薰宇说:“在嬉皮笑脸中来谈点严肃的数学法则”,这样的写法很得著名艺术家丰子恺的称赞。
刘薰宇的论著特点之一就是:说理浅明,以趣味丰富的文字写枯燥的算理。所以,他的科普著作深受人们的喜爱,今天推荐的这套丰富、有趣的数学书籍。
推荐《给孩子的数学四书》这个书适合小学生以及初中生,可以作为他们的自学教材。让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能够自我学习,提高数学成绩。
因为是我们中国本土数学家写的,所以里面有很多中国的数学妙题。比如什么是“八仙过海”、“韩信点兵”等等。
所以,大家可以给自己的孩子看看激励了世界最牛物理学家的数学启蒙书——刘薰宇先生的《给孩子的数学四书》。最主要的是现在大家都不能出门的情况下,给孩子好好补补数学,让孩子爱上数学,考出好成绩。点击下面商品卡参团:
新版现货给孩子的数学四书4册刘薰宇原来数学可以这样学马先生谈数学中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数学三书京东好评率98%无理由退换¥69购买已下架原本非常抽象且枯燥的数学内容,刘薰宇老师全部用通俗易懂、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学生一看就懂,学习过程很轻松。
这本书比前两本更加经典,全都是刘薰宇总结出来的经典题集,包括学生们经常搞不懂的函数、微分、积分之类,主要讲这些题集的概念和运算的基本原理。
好书不会变老,一代一代的人总会不断地去阅读。刘薰宇的科普著作影响了那个时代的人们,虽然距今已有七八十年之久,但也很值得当代人去阅读,尤其作为当今中学生的课外读物颇有价值。能够让人感知数学知识可以是有趣的,也应该是有趣的,学习数学知识并不是苦差事。
这里特别要敬告家长们,就算有了《数学四书》,孩子玩手机和其他电子产品的时间也需要严格控制,因为书再有趣,也不如游戏对孩子的吸引力大。
孩子网课自学时期,不妨将孩子的手机换成这套《数学四书》,未来的某一天,孩子终会认识到这套书的强大。
文章为丁川是个老师整理首发,抄袭必究,已签维权骑士,全网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