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简介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我为什么选择继续写作,而不是运营自媒体
TUhjnbcbe - 2025/1/1 18:24:00
哪里有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1150136625383418&wfr=spider&for=pc

四年没有写作后,就在昨天,我重新拿起了笔。

现在看起来是做个人生阶段总结最好的时候:学业任务临近结束,签了三方秋招结果已成定局,大学即将毕业,我用四年给自己编制了一个轨迹,毕业也意味着如计划般踏上预想的轨迹——这个轨迹和外界最初给我的“文艺青年”的标签毫无关联,甚至和我几年前文科生的身份也截然不同,我没有当上记者,媒体人或者人文学术研究者,而是研究AI和互联网,成为了IT行业某科技公司的职业经理人。

张岱年教授在《中国伦理思想研究》中对于命运的界定是:“所谓命是经过主观努力之后仍不可超越的客观限制,必须尽人事,才能知天命,天命不是完全前定的。”但如果我把今天的结果归结为个人命运,这跟把自己的人生总结成中学小说主人公剖析题答案一样不负责任。毕竟,是我自己在不受客观因素的干扰下,选择了成为职业经理人而非一个写作者。

高考结束,出分当天我还在网吧疯狂打游戏,等发现并接通班主任的电话就当即被告知了成绩。因为心理素质尤其差,考试的两天紧张到完全没有睡觉,其实一直到考试结束后的很多天,都是绷紧的状态,题答的怎么样,分算不算高,完全没有概念。匆忙跑回家,还没有来的及反应自己是考的好还是差,我妈就聚集了满屋子“有经验”的亲友,一起焦头烂额地纠结如何帮我报志愿。

报志愿的难度在于信息不对称和选择的机会成本,对我这种人来说,选择都是值得纠结一下的,任何经验解决的只是信息不对称问题,但好处是选择从一个人的纠结变成了一群人的纠结,分散了压力的承受面积。

我记得当时有人问我,你喜欢写作,大学想要学相关的专业吗?

写作,有多喜欢呢?让我刚上高中尚未分科就坚定地放弃了物理和化学课,用很多个珍贵的理科晚自习写满了一个个线装本;假装刻苦,却是把自己关在卧室看书写博客;读自己喜欢的作家,然后还要爱屋及乌地读完他们推荐的书单。照着读书笔记现学现卖,在文章里堆砌诘屈聱牙的词汇,好像堆砌的越高就越能展示自己思想的深度。

正如我没有思考过写作的意义,我也从没有刻意思考过有一天要如何面对这个问题,或者说我以为面对这个问题时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中文系,然后过上笔耕不辍的预设生活。但无论从前我以多么殷切和孤注一掷的方式去实践自己的爱好,真正面对选择的时候,我又莫名其妙地回归了理性。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问自己,以后可以靠写作活下来吗,我能为这个爱好去承担多大的风险。

现在看来,其实我的思维方式还是很适合我选择修读了四年的财务管理专业的,因为面对选择时,我衡量的是成本和风险,而非难易程度和适合与否。

就好像你让所有人都目睹了你为梦想捋臂揎拳,大张旗鼓的过程,感受到了你的激情和果断,在出发的时候,你却轻松自如地选择了其他的路,惊掉了所有人的下巴。

拿成本来说,梦想是有成本的,即取得成功前生存的成本。而从风险层面来说,我是单亲家庭,背负的也不只是我个人的风险。我妈一个普通公务员外加单亲妈妈有多不容易这个命题,任何时候都可以写一篇很长的报告文学。

选择的威力果然立竿见影,不仅仅是字面意思这么稀松平常,更意味着一切细节的改变和能力的再造。

小学一年级,人生中第一次数学考试就是全班倒数第一,高考数学分,初中就再也不想学数学的人,又义无反顾地背上了大学数学的挑战。我觉得经济学和文学虽然同属人文学科,但对于人的思维方式却有着不同的要求,比如经济学要求的是对于规律的提炼与建模,人是复杂的,有固定的解释方法有助于在复杂的情形下找到合理的分析出发点,是基于普遍性去刻绘特殊性的思维方式;而文学其实是反对同质化和规律性的,文似看山不喜平,文学的价值往往伴随着不同作家本的不同思想而熠熠生辉。我觉得这是从一个文艺青年切换到职业经理人的身份的主要挑战。

本科这四年间,我几乎没有写任何自己想写的文字,除了运营
  

第三天早上,一只小鼠撞上机关。鼠的颜色就像伦敦免税店里堆积的开司米羊毛衫,年龄还小,以人比之,也就十五六岁吧。多愁善感的年龄。一小截香口胶掉在脚下。
  

逮住是逮住了,可我不晓得如何处置。于是任凭夹子夹着它的后退。鼠第四天早上死了。
  

它那样子留给我一个教训:事物必须兼具进口与出口,此外别无选择。

对很多人来说,写作就是这个出口,每个人希望成为油桶,寄出去的信件能有回音,而不是任由老鼠死在肚子里的捕鼠器。

四年前将近六年的中学生活,生活乏善可陈,像是一个巨大的莫比乌斯环,按部就班地前进的代价是周而复始的人生,那时候沉默而孤独,外面的聒噪和热闹插不上嘴,心里全是悲愤的孤独,温柔的倾诉,烂俗的故事,用混乱的逻辑写小说。我是一个没有回信的邮筒。

之后的四年,做了截然不同的选择,想要在公众标准下变成一个足够优秀的人,有目标也有动力,不敢暴露自己的缺点和痛苦,总以为自己属于T台,也宁愿在闪光灯下尴尬。我想变成一个可以容纳一切的黑洞,吞掉生活的好与坏,然后看起来毫不费力地给自己贴上“成功”的标签。

初心是有可能蒙蔽梦想的吗?完全有可能。

于是我决定变成一个不那么想咬紧牙关的捕鼠器。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为什么选择继续写作,而不是运营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