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师范大学
安庆师范大学是安徽省属重点师范类大学,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学校现有龙山(安庆集贤北路号)、菱湖(安庆菱湖南路号)两个校区。
安庆市是安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源地。年,清代著名省学敬敷书院在此办学。年,敬敷书院与求是学堂合并成立安徽大学堂,后更名为安徽高等学堂。年省立安徽大学在此创办,年改为国立安徽大学。菱湖校区现存的敬敷书院和国立安徽大学红楼,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见证了学校百年发展历程。
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安庆师范学院。
年,学校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
年,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次。
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安庆师范大学。
年,学校进入安徽省一本招生行列。
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年,学校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
学校设有17个二级学院,72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经济学、历史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以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理学、工学为主要学科门类。现有11个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化学、统计学、教育学、中国史、生态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教育、化学工程、法律、体育、翻译、新闻与传播、艺术);3个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专业入选首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汉语言文学、英语、化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人文教育、表演、化学、环境科学、英语。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人。
年安庆师范大学全国招生各省份专业录取平均分
年,安庆师范大学山东省计划招生5个专业(类),计划招生数量30人,实际投档数量30人。
投档分数线
投档最低分数最高的专业(类)为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最低投档分数为分,对应最低位次为名;投档最低分数线最低的专业是电子信息类专业,最低投档分数为分,对应最低位次为名。
选考科目要求
在安庆师范大学计划招生的5个专业(类)中:
不限选考科目要求的专业(类)是外国语言文学类、法学类、物流管理专业,共3个招生专业(类);
限选物理的专业(类)是数学类、电子信息类专业,共2个招生专业(类)。
专业(类)包括的专业及招生要求
年安庆师范大学在山东省计划招生的5个专业(类)中,外国语言文学类、法学类、数学类、电子信息类等4个招生专业(类)实行大类招生,仅有物流管理专业一个招生专业按照专业招生。
外国语言文学类:包括英语(师范类)、商务英语、翻译3个专业;
法学类:包括法学、知识产权2个专业;
数学类: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信息与计算科学2个专业;
电子信息类:包括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4个专业。
招生特殊要求见下文的招生章程摘要。
安庆师范大学年招生章程摘要
实行大类和分专业两种招生模式。按大类招生的学生,入学后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专业分流,学生根据自身职业规划和学业情况,在录取的大类专业内自主选择专业。
录取实行“专业清”原则,对于第一志愿档案数不足同批次录取计划数的专业,从第二志愿中按成绩从高到低补足到计划数投档;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按其高考改革方案相关规定进行投档录取。
外语专业类(含英语、商务英语、法语、翻译专业,下同):根据外语单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录取,录取过程中若出现考生外语单科成绩同分,则按考生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录取。
除外语专业类外,其他各专业(含大类招生专业)均根据考生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录取。
只招收外语应试语种为英语的考生;因教学计划安排,我校非外语语言类专业大学外语教学只提供英语教学;报考外语专业类考生须有口试成绩,口试成绩须符合规定要求。
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对于体检不合格考生,不予录取;对于专业限报的考生,限报专业可不予录取。
学费及住宿费:
各专业学费标准详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布的招生计划。
关于转专业
学生在校期间可申请转专业一次,一般应在一年级第一学期末办理。
文、理科之间一般不得互转,音体美专业与其他专业之间不得互转。
转入专业所在学院审查转专业申请材料,按照公布的方案组织实施转专业考核。
具体情况需要新生查询当年学校规定。
安庆师范大学届毕业生就业数据
毕业生基本情况
安庆师范大学届毕业生共人,其中本科毕业生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96.00%;硕士毕业生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4.00%;男生人,女生人;以安徽省内生源为主,所占比例为91.76%;省外生源主要来自江苏(2.27%)、山东(1.15%)等省份(直辖市/自治区)。
就业率及毕业去向
截止到年12月9日,学校届毕业生就业率为88.97%,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89.42%,硕士毕业生就业率为83.63%。
届毕业生毕业去向分布
届毕业生以“其他录用形式就业”为主(41.55%),“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19.19%)和“升学”(15.64%)次之;分学历层次来看,本科毕业生的主要去向为“其他录用形式就业”(41.87%)、“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19.00%)和“升学”(16.22%);硕士毕业生的主要去向为“其他录用形式就业”(33.92%)、“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23.98%)和“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15.79%)。
届本科毕业生各专业就业率分布
届本科毕业生分布在58个专业,有27个专业的就业率均处于90.00%以上;其中动植物检疫专业就业率达到.00%。
就业地区分布
安徽省内为学校届毕业生就业主战场,占比为69.72%;其中,本科毕业生省内就业占比为69.47%,硕士毕业生省内就业占比为75.59%。此外,省外就业毕业生主要流向了江苏省、上海市和浙江省,占比分别为9.53%、8.87%和4.82%。其中在长三角地区就业共人,其中本科毕业生、硕士毕业生分别有、人。
就业单位分布
本科毕业生以其他企业(主要为“民营企业”)为主,占比为79.30%;“中初教育单位”次之,占比为13.48%。硕士毕业生主要签约“中初和高等教育单位”,比例达59.53%(“中初教育单位”占比34.13%);此外,硕士毕业生签约其他企业的比例也相对较高,达23.81%。
升学深造情况
届本科毕业生中,共有人选择国内升学深造,升学率为16.44%;硕士毕业生中,共有3人选择国内升学深造,升学率为1.75%。
共有47人选择出国(境)深造(1.10%);其中本科毕业生4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