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互联网发展迅速,以阿里、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的出现,让国人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再加上近年来流行的“宅”文化,让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原始的商场购物转战物价更低的电商购物,再加上各地全国房价不断上涨,商场租金也随之上涨,双重压力下商场的利润水平不断被压缩,为了应对这样的局势,百货商场的商业模式也在不断调整变化。
为了谋生存,以前遍地开花的百货商场都纷纷转型,越来越多的商场开始转变原先的商业业态模式,逐渐压缩商场内的购物业态,不断增加餐饮业态以及生活亲子服务业态,通过这些转变来吸引客流,增加商场的流转人数,虽有改善但是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之后中国零售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型零售模式——“免税店”,免税店一经面世迅速成为国内零售市场的网红店铺,尤其是海南免税店的热闹景象更是打破百货店多年的沉寂,在免税店的刺激下消费者购物热情空前高涨,还有各地网红纷纷到免税店打卡,这些操作引起众多百货商场的注意。
6月份时王府井发布消息称:王府井获得了免税品经营资质,这一消息传出让王府井股价出现暴涨的势头,短短两个月王府井股价就从11元/股上涨至79.19元/股,涨停不断的王府井股价达到历史最高点,而免税龙头的中免股价也从65.78元/股上涨至创新高的.5元/股,面对着免税概念的气势如虹,引得众多百货企业在王府井之后,纷纷下场努力布局免税市场。
在王府井之前国内拥有免税资质的企业只有7家,分别为中免、日上免税行、海免、珠免、深免、中出服、中侨,当百货企业看到王府井通过免税资质后股价暴涨,再加上横空出世的海南免税店的爆火发展态势,面对巨大市场压力的百货巨头们争先恐后的申请免税资质,但是相比日益多元化的购物中心来说,免税店奢侈品购物只是头脑发热并不是刚需,盲目跟风的结果只能是被现实泼冷水。
而相比于免税店,沃尔玛等超市推出的线上零售模式,就对推动市场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再加上新零售店铺的崛起,社区零售成为大型百货的分支末叶,却是真正能为百货商场输送“营养”的生力军,再与移动互联网默契配合,百货+社区的生态逐渐成为零售行业的新态势,如此红火的免税概念还会成为中国零售产业的救命稻草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你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一起学习,一起长大!
本文由这样的他原创,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