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记者走访我市一些自助餐厅发现,适量取餐、不剩菜、不剩饭正成为部分市民自觉表现。餐饮行业也在不断推出新举措,引导顾客文明就餐、理性消费。
8月13日下午5:30,位于湖心北路的一家餐厅自助餐开始了晚间的营业。80多个餐品陈列在不同的区域,海鲜最受欢迎,端起餐盘的食客们大都首先挑选自己喜欢的海鲜。一位小姑娘给自己的盘中装满了鲜虾和青口贝,然后再朝甜品区奔去。
“传统观念中自助餐形式的餐饮消费,比一般中餐饭店剩的食物可能要多一些。但从倡导‘光盘行动’以来,浪费现象有明显好转。”该餐厅的主管鲍慧芳告诉记者,客人就餐的几个小时里,类似三文鱼、生蚝、牛肉这样的高档食物,基本能吃完,但是水果、面点和炒饭之类的,就会有浪费。“百分之八十的顾客能够做到吃多少拿多少,尽量不浪费。”鲍慧芳介绍,该餐厅拥有人的自助席位,在销售旺季他们会准备人左右的菜品。“我们会采取少量多次的方式上餐,这样既避免浪费,也能满足顾客对食物多样化的需求。”鲍慧芳说。
晚上8:00,在一些服务员暂未收台的餐桌上,记者看见大部分餐盘里剩下的多是餐余垃圾,剩菜很少,个别餐桌会留下只吃了一口的小蛋糕和没吃完的西瓜,还有些餐桌客人离开过后仅剩下一些没喝完的饮料。
自助餐厅副厨师长严健表示,为了避免自助餐过度浪费,其实餐厅一直在引导顾客。“在餐桌、餐垫等地方都印上了提醒顾客‘节约粮食’‘吃多少拿多少’的标语。我们也会多次巡场,一方面观察哪些菜品需要及时增加,发现有超量取食的情况也会善意提醒大家,货品充足,吃完再拿。”严健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为了杜绝自助餐浪费,餐饮行业也拿出了举措。中兴大街一餐饮部张经理告诉记者,汤类或者是蒸蛋,他们基本上都是按照份菜来做,而不是让客人自己去拿汤勺盛取。牛排、猪排类的食物每人每次只能领取一份。还有一些自助餐厅采取昂贵菜品限流,少量多次出菜等形式控制浪费。“尽管如此,依然还有市民认为,自助餐消费吃多少怎么吃是个人问题。环保节俭的氛
围还需要大家来营造。”餐饮行业负责人说。
安报全媒体记者刘惠子
探访地点:中餐馆浪费指数:★★★☆☆家庭聚餐多打包宴请浪费有点多
8月13日中午1:00,记者来到菱湖南路菱南桥附近的一家中餐馆,此时,店内一间包厢的客人刚刚结束聚餐,记者进入包厢后看到,餐桌上十几盘菜几乎都已清空。
“我们是家庭聚餐,吃多少就点多少,没吃完的就打包带走,留着晚上再吃。”从包厢走出的一名老年客人告诉记者说。
这家餐馆负责人李云告诉记者,家庭聚餐顾客们点餐都比较合适。“基本不会剩余,有时甚至连米饭都会打包。”李云说,在点餐时,餐管服务人员会根据客人的数量推荐菜品。“比如说五个客人我们一般会推荐五菜一汤,不够再点,这样可以杜绝浪费。”
记者随后来到文苑路与祥和路交叉口附近的一家餐馆看到,三名年轻人正在一间包厢内就餐。待他们用完餐后,记者注意到,这三名顾客共点了6盘菜,其中,餐桌上的鸡汤还剩余大半,一盘猪大肠也没怎么动,其余的菜也有不同程度的剩余。
“相较于年轻人,中老年人的打包意识更强。”餐馆一名吴姓负责人告诉记者,面对这种浪费情况,服务员会询问客人是否需要打包,如果客人拒绝,那剩余的食物就只能倒掉。
“还剩了这么多饭菜,看着真让人心疼。”中午2:00,少年宫东路一家酒店的服务员一边收拾着桌子一边感叹。这里刚刚举办完一场商务宴,桌上的饭菜剩余较多,记者看到,炖鸭、糖醋里脊、蹄膀等剩了大半,还有面条、馒头等主食也似乎不受“欢迎”。
这家酒店负责人汪蕾说,相比亲朋好友的聚餐,大型宴请的浪费情况较多。“尤其是婚宴、升学宴、商务宴请等,常会出现一盘大菜只吃了一点点的情况。”
汪蕾介绍,由于大型宴请大都是套餐中的固定菜品,不能同时满足所有人的喜好,此外,请客的人为了讲排场,一般只会多点而不会少点,这也是饭菜浪费的另一个原因。“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服务人员一般会主动询问客人并建议他们打包,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安报全媒体记者唐飞
探访地点:早餐店、火锅店、小吃店浪费指数:★★★★☆早餐适量餐饮小吃难“光盘”
8月13日早上7:00,记者走访城区多家早餐店,发现早餐浪费现象不是很常见,大多数顾客都能做到“光盘”,仅有少部分顾客出现剩菜剩饭的情况。
上午7:20,市经开区回祥路一家早餐店内坐满了顾客,仅部分餐桌上剩有一些粥,但量不是很多。在另一家早餐店里,大部分顾客也都能“光盘”,仅有一名顾客因为点多了剩了一些。据早餐店老板刘伟介绍,他开早餐店有两三年了,浪费现象并不是很多。
8月12日晚8:00,在天柱山西路一家火锅店,大堂内几乎满座。采访中,记者看到有五位年轻男子正要离席,桌上的剩余食物中有半盘未动过的生菜,还有五六块肉片没有放入锅中,杯子里也有剩下的饮料没有喝完。
火锅店负责人张*说:“有时候顾客点多了在不影响二次销售的情况下,能退则退。另外,为了避免浪费,店内服务员也会提醒顾客适量点餐。”
据双岗路一家火锅店老板介绍,每天他们倒掉的餐厨垃圾在50-升左右。对此,店内老板说:“顾客吃不完浪费钱,我们看到食材被浪费也会感到心痛。不过现在大家的节约意识都在提高,几乎很少遇到特别浪费的情况。”
“这段时间天气太热了不适合打包,只能算了。”8月12日晚8:00,在天柱山东路小吃店内,正在结账的杨女士告诉记者。
晚8:30,记者在七街大排档外转了一圈发现,部分离席的餐桌都有一些剩菜剩饭没吃完,其中很多餐桌上的啤酒只喝了一半。“今天主要陪朋友吃夜宵,上个两三盘菜不好看。”家住七街附近的陈先生说,他平时吃不完的菜偶尔会打包回去给家里的宠物吃。
在大排档外的泔水桶内,基本上都是些面条、烤鱼、龙虾、蔬菜等各类食物。安报全媒体记者徐志远
8月13日中午12:00,记者来到迎江区人民*府食堂,此时正是职工进餐高峰。当天中午,除了6道荤、素菜之外,该食堂还提供羊蝎子米线套餐,吸引不少职工购买品尝。
食堂负责人曹雷告诉记者:“一般周一就餐人数最多,大约人左右,周五人最少,平时大约在至人,我们都是根据这个规律来采购和准备饭菜。”
负责给职工打菜的食堂员工罗万平说:“来食堂吃饭的都是些老面孔了,哪些人能吃,哪些人饭量小,我们都大致清楚。一些女同志会主动要求我们少打点菜,男同志食量大,我们就多打点。”
记者在食堂里转了一圈发现,除了个别餐盘里剩余辣椒、蔬菜和少量米饭之外,大家吃得都很干净。
采访中,曹雷介绍说,为了避免浪费,食堂会将多余的菜制作成盒饭,低价在群里向职工销售,通过这种方式减少浪费,每回都能售空。
8月11日,邵晔宇就花了15元在食堂订了一份奥尔良小鸡腿。“当天中午食堂供应了鸡腿,味道很好。下午看到群里发布的信息就买了一份,份量很足,回家当晚饭吃。”邵晔宇称,食堂的做法不仅消耗了多余的食物,也让职工享受到实惠。
当天12:40左右,记者又来到安庆供水集团公司食堂,该食堂采用的是自助取餐模式,向职工提供6菜2汤、杂粮和水果等食物。
由于就餐高峰期已过,取餐区的山粉粑烧肉、红烧带鱼、豆芽烧豆腐和时蔬等6道菜仅有少量剩余,水果盘里也是空空如也,一大锅丝瓜鸡蛋汤也见了底。
“肉类、水果、汤最受欢迎,几乎没什么剩的,蔬菜稍微剩得多一点。另外有的菜会剩余少量配菜,比如说这道小炒*牛肉,牛肉都被吃光了,剩下的都是辣椒和洋葱。”食堂餐厅负责人汪菲说,食堂已经对职工的就餐情况“了如指掌”。“在食堂就餐的人数基本上固定,为了减少食材浪费,食堂就按这个数量采购食材、准备饭菜量。”汪菲说。
在食堂角落的泔水桶内记者看到,里面有不少使用过的餐巾纸,剩菜剩饭量并不多。午餐时间接近尾声时,泔水桶里仅有一小部分泔水,据记者目测,未达到桶容量的一半。
安庆供水集团档案中心职工潘子云每天中午都会在食堂就餐,她非常支持自助式的取餐模式。“就餐可以按喜好、按需求自行取菜,有效避免浪费。”潘子云表示,据她观察,大多数职工已经养成了文明就餐的好习惯,吃多少取多少,基本上都能做到“光盘”。
安报全媒体记者程呈通讯员杨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