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城西沿江一带,因江而名的街巷不少,通江巷、操江巷、水师巷等,都与江有关。里仁巷南有一条都童巷,“都童”不知因何而名)
说说老安庆的街巷,那些街名美到爆的街巷——
从地理位置上,安庆处于江北,但从大概念上,还是属于大江南。安徽分省自治之前,安徽与江苏就同为江南布*使司,一左一右。
安庆老城街巷特点,一窄,二曲,三短,这是典型江南小城的风貌。
老城有名无名,生生灭灭的街巷究竟有多少?不知道。清末安徽巡抚朱家宝“老城改造”时,曾有一个统计,当时长长短短的街巷,就多达余条。
(施雨巷位于老城西北,这一带小巷密布,其中孝子坊、万安局、大珠子巷等,都是有故事的地方)
▉老安庆的那些街巷中,最值得寻访也最具浪漫色彩的,一条是布云巷,一条是施雨巷。凡夫俗子,如何敢有呼风唤雨之能耐?细一查考,原来两条街相挨的,都是龙神祠。
龙神祠也是一条窄巷,东西走向,连接北正街和小珠子巷。龙神祠建于明代,清时多有重修,为祈神求雨的场所,民国后改为警察北署。
“施雨布云龙司职守;消灾降福神显威灵”,施雨巷与布云巷之名,就取于龙神祠的这幅对联。施雨巷在西,由三祖寺至龙神祠,布云巷在北,由孝子坊街插过来。现布云巷仍保留有原街型和街名,龙神祠和施雨巷就不存在了。
(上世纪四十年代,八卦门外的西门外大街)
▉以“月”为名,诗情画意。类似街巷,当年有三条,分别是月城街、月牙宫和月字街。
月城街在东门外,过吊桥后由东城口街向南,往前就是长江。月城特指围绕在城门外的半圆形小城。月城街的街名,由此而来。民国时期,这一带曾辟有长带形江岸花园。
月牙宫位于城南,连接大南门街与建新街,当年这条街的街型呈半圆形,的确有那么一点点月芽儿的味道。
(月字街。小街弯弯向深处,不知有无卖杏花)
现仍保留在安庆城区版图上的月字街,其东其西均与大王庙街相接,严格意义上,它是大王庙街绕出来的一条月形街道。取名于“月”,名副其实。
老城与“水”相关的街巷比较多,但其中有特色的,主要为蓄水池、挹江巷和南水关。
蓄水池现在是建新街中的一截,过去走倒扒狮,由鸳鸯栅插向南,经卧石巷,便是蓄水池,往南过街,便是宣家坡。蓄水池街名直白,就是为突发性火灾备用的水池,隶属镇安水龙局。
(胭脂巷。阮宜成作品。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他拍了不少这样的街景)
挹江巷宽不足3米,长也只有50米,实在是一条不起眼的窄巷,甚至最详实的《安庆市市区地名图》()上,用放大镜都找不到。“凡以器斟酌于水,谓之挹”,而挹江巷“挹”之对象,是万里滔滔的长江,其势之大,让人侧目。
南水关位于南城,过去由五垱坡向下至水厂。以水当关,自然不实,“水关”过去多指老城池的出水口。清道光年间“城郭街衢图”,城东就有一处水关,后来在此辟城改建城门,取名大栅子。南水关在国内赫赫有名,因为22号陈家大洋房,是共产*创始人陈独秀的故居,后来因水厂改建被拆除了。
(孝肃路南的大、小弓箭巷,现在已经没有多少记得了。东西环安庆府衙的两条街,曾经名为首府东巷与首府西巷,也是第一次听说。另外有一条街名为“第一菜市”,知道具体在什么位置吗?)
▉若说粗犷威武,街名充满堂堂男子汉阳刚之气的,有系马桩、卸甲坡。
系马桩今尚存,是宣家花园向北通向孝肃路的一条短巷。老系马桩为“人”字形,由孝肃路插进来,走至一半,花开两枝,向东通往吴越街(公安局北),向西通往双井街。
关于系马桩,有必要多说两句。以马代步时代,凡官做至一定级别的人家,宅子门口都要置石两块,一为上马石(下马石),一为系马桩(栓马桩,栓马石)。系马桩分木料、石料两种,石料者等级更高。系马桩通常以对称形式立在大门两旁,主体分桩顶、桩颈、桩身、桩根四部分。桩根埋入地下,桩身表面浮雕有串枝莲、云水纹等图案。桩颈是桩身与桩顶的连接部分,常以鹿、马、花、鸟、云水为雕饰图案。桩顶是系马桩的脸面,多是动物、人物为造型,其中狮最为常见,其次为人和猴。
(西门外大王庙,这街名也够威武的。不过大王庙名字太滥,不少城市也有这样的街名)
孝肃路一带过去是官衙集中之地,在此居住的,也多为官宦人家。星转斗移,时过境迁,但系马桩却一代代传下来,成为一方标志,并约定俗成为街巷之名。
卸甲坡原在枞阳门外,是老城门的附属品。具体方位,是东城口街临近城门的一小段,再往前,就是枞阳门。大将*进城,声名再显赫,也必须在此卸甲下马,估计街名由之而起。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枞阳门被拆,卸甲坡并入火正街,渐渐淡出了老城居民的记忆。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孝肃路街景。孝肃路之“路”,源于民国年间)
▉若说婉约细腻,街名透着女性柔弱风韵的,有女儿桥、鸳鸯栅、风节井、清节堂等。
其中女儿桥以桥为名,位于老城最西端,早前为东西走向,西接大王庙街,东与广济桥相连。街之北,是风景优美的鸭儿塘。文革期间女儿桥被并入立新街,年地名恢复,又被移花接木,改成由大王庙街向北至热电厂围墙的窄巷。
(西门外女儿桥周边。这一带已经定性为大王庙特色风貌保护区。但这周边的民居,绝不是安庆老城建筑的主流)
同女儿桥一样,鸳鸯栅也在文革中被改名,并一错到底,至今也没有恢复。建新街由倒扒狮向南插,顶头的瓶颈一段,就是过去的鸳鸯栅。结木为栅,鸳鸯栅中的“栅”,本义为“栅栏”,而鸳鸯,又是象征爱情的飞禽,因此鸳鸯栅街名,本身就带有清纯浪漫的色彩。鸳鸯栅构造很特别,它是从民居建筑下穿过的一条街巷。下分上连,下街上宅,这在老城十分少见,由此也成为平民百姓津津乐道的一大景观。
(风节井因井而名。这张照片是目前能看到的唯一风节井照片)
相比之下,风节井和清洁堂又带有封建传统的道德观。风节井为孝肃路中的一段,因井而名,“风节”二字,颂赞的是投井而亡的余阙家人,包括妻姜氏、侧室耶律耶卜氏、子德臣、女安安、外甥福童等。
清节堂是特定的地名,现泛指位于人民路西段的服装市场。清节堂清末民间慈善机构,创办于清光绪四年(),其址前为安徽通志局,再往前,为马王庙三清殿,其间一度为曾国藩旧居。清节堂专门收留节妇(寡居妇女),分内养、外养两种,前者可携带子女。民国后改为妇女教养所,内设育正小学,专事堂内节妇子女的教育。高峰时,堂内住有余人。清节堂大门开在国货街,后也可从人民路穿出,其中小巷,就是清节堂。文革期间,曾改名为人民路南四巷。
(西门外大新桥。据说桥面是整块麻条铺成的,桥下曾经跑过帆船)
清节堂中间有一段小斜坡,周边居民称之为拖裙坡,堂内节妇,自然穿着检点,长裙拖地,不足为奇。可惜拖裙坡不见史载。
▉另外也有些街巷名,给人以丰富联想。如采菊巷,如插竹巷,如插米巷、如腊树园,如香粳巷,等等。
采菊巷清末民初时名为插烛巷,其东为忠臣庙、大观亭,其西有大节祠、大王庙、水府庙等,烧纸插烛焚香,自然有一番热闹。解放后,烛火渐废,改为采菊巷,也顺理成章。采菊巷西面水,北背山,“”,悠然之情,溢自内心。采菊巷起自横坝头,北绕至观音巷,街口过去是墩头坡和广济桥的分界处。
(采菊巷。“采菊”之意,不知道是不是源自陶渊明。当年此地或许也住有一位雅士?)
插竹巷位于城南,是小二郎巷连接大南门街的横街,穿过大南门街,则与胭脂巷相衔。往南至大二郎巷,上世纪30年代,是利民街,现统称为大南门街。插竹巷旧名也是插烛巷,同样含有“香火旺盛”之意。抗战之前,插竹巷附近有两大庙宇,一是药王庙,一是府城隍庙。两家庙宇都设有戏台。逢庙会集日,烧香敬佛的,逛庙赶场的,将这一带挤得水泄不通。
另一条“插”字打头的插米巷,是条宽只有两米的窄巷子,长还不足50米,由玉琳路通往沿江西路。民国初年,这一带粮行云集,“插米”之意,可能取于此。
(上世纪四十年代,孝肃路东段,路尽头的建筑为天主堂。此一小段孝肃路仍保留,改名天主堂巷。巷中有一家得天饭店,食客口碑不错)
由插米巷过玉琳路,再经青石板路面的水师巷到底,便是腊树园。腊树是什么树?不知道,大概是安庆方言。但从字面上理解,应该是梅树。腊树园为高岗之地,估计当年这一带曾有大户人家的梅园,久而久之,便叫出了名声。腊树园是条老街,清道光年间“城郭街衢图”上,腊树园为蜡树园,它南与插米巷隔街(后街)相对,西为板井巷,东为里仁巷,后来才演变为由德宽路通往玉虹街的曲巷。
(墩头坡,老安庆“九头十三坡”之一,现仍存。坡的感觉还是蛮不错的。)
香粳巷地处北门外,原名赵家坡,文革期间为工农街西三巷,这是条半圆形的街,由荷仙桥绕进去,又从蔡家桥绕出来。陆游《新凉》中有“粳香等炊玉,韭美胜炮羔”句,不知香粳巷之名,是否源于此。
▉自然也有一些俗得不能再俗的街名,如糍粑巷、铁匠巷、哈叭巷等等。但大俗就是大雅,细心体会,也有许多乐趣。
糍粑巷过去由玉琳路通往沟儿口,长只有百米。安庆的糍粑,通常以糯米为原料,蒸熟捣烂后,用油煎成金*色,十分可口。敢以糍粑为巷名,肯定当年里的糍粑做得地道,并有特色。
(城南天后宫区域街巷图。有趣的是,因为街巷太多,索性以姓氏而名,由东至西,一路走过来有五条)
铁匠巷是北门外老街上众多窄巷中的一条,为工农街往老集贤路(现为工农街菜市场)的东西向通道,长不足百米,宽处只有4米,窄处勉强能侧身而行。隔街相对的,南是碟子塘巷,北是香粳巷。这一带过去为城乡交接地,多居住有篾匠、纸扎匠、锡匠、白铁匠、铁匠、铜匠、补锅匠等。或许铁匠巷内铁匠或白铁匠更多些,因此就被周边居民叫开。
哈叭巷中的“哈叭”,从字面上理解,指通常所说的狮子狗,但延伸出去,又有“溜须拍马”之意。哈叭巷是清末民初的老地名,由大南门街向西,与任家坡相连。它与胭脂巷平行,中间有宣家坡相接。民国年间,哈叭巷改名为培德巷,后又改为反修路西一巷、大南门街西巷。
(景福里。阮宜成作品。街口停放的自行车,是安庆人拥有量最多的交通工具)
▉老城街巷名称,最大的是“街”,最多的是“巷”,此外,依据街道特点,或以著名景物为名的,也占相当一部分。如“塘”(鸭儿塘)、“桥”(三步两桥)、“园”(腊树园)、“井”(风节井)等,强调的是景;“祠”(大节祠)、“庙”(关岳庙)、“亭”(镇皖亭)、“阁”(奎星阁)、“宫”(月牙宫)等,突出的是物。民国之后,新民里、化民里、四达路、新市路等北方色彩的称谓,也融进了安庆老城。
(中华圣公会中式门楼,照片说明位于二郎巷,但此巷是“大”还是“小”,没有明说)
▉老安庆这些美到爆的街名,在经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老城改造之后,大多已经不存于安庆城区版图了。我们现在回味,也只能用“地名文化”而空说。严格地说,地名文化是地名语词文化与地名实体文化的总和。民*部民*部《地名文化遗产鉴定》行业标准认定:地名语词文化指地名词语具有的语种、读音、书写、含义及其演变等内涵。地名实体文化是地名指代的地理实体的历史、地理等特征。地名文化遗产是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地名文化。
(天台里,阮宜成作品。天台里也是“里”,但此“里”非彼“里”,它是明末阮自华与刘尚志友谊的象征)
地名文化遗产特征为:a)历史悠久,具有重要的传承价值;b)地名语词文化内涵丰富,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处于濒危状态;c)地名实体文化内涵丰富,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d)知名度高,长期稳定,或需要长期保持稳定。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作为能穿越时空与古城历史与古城文化进行交流的平台,我们希望安庆老城的地名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与保护。
(墨子巷,阮宜成作品,拍摄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大墨子巷或小墨子巷,阮老没有说明。有知道的吗?)
(目前安庆老城能够保护下来的地名文化,也就是西门外这一片了)
▉安庆,一座城市的武斗史▉图片档案:安庆四十年大事记▉庚子之难——年的安庆人与安庆媒体(套红《安庆日报》)▉票证时代,安庆人用过的那些票证▉“九·一六”,安庆人纪念日,千人横渡大长江▉ 怀旧篇:40年前安庆人的过年方式寻访安庆人文历史赞赏,是对作者的肯定与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