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未来5年我市将实施农业产业发展“”工程,推进全市由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转变。
“5”,即围绕优质粮油、规模畜禽、生态渔业、特色种养和设施农业5大领域,建设50个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茶叶、水产、蓝莓、粮油及安庆海吉星等5大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培育50个区域和企业知名品牌,建设万亩高标准农田。其中,50个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包括10个优质粮油基地、18个规模畜禽基地、8个生态渔业基地、7个茶叶基地、7个果品基地。
“4”,即建设10个年产值5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10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个产业强镇、10大年产值3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10个产业集群,即品牌粮油、有机畜禽、名优水产品、特色食品、羽绒加工、茶叶、油茶、瓜蒌、蓝莓、果蔬等10大产业集群。10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即打造桐城范岗、怀宁平山、潜山塔畈、岳西菖蒲、望江合成圩、太湖熙岸、宿松洲头、大观海口、迎江新洲、宜秀杨桥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个产业强镇,即在已获批的怀宁*墩、岳西来榜、望江高士、宿松陈汉4个产业强镇基础上,再建6个。10大龙头企业,力争把旺旺食品、立华牧业、鸿润羽绒、天馨家纺、联河米业、稼仙米业、龙成茶油、温氏禽业、徽记瓜蒌、冰霜蓝莓等企业打造成年产值3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
第一个“2”是对个以上美丽乡村中心村进一步提高标杆,整体推进;对个以上行*村的“三变”改革进一步深化规范,提质增效。第二个“2”是建设10个以上县级科技创新综合平台,建设10个以上龙头企业科技创新平台。
作为农业大市,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农业产业、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助力脱贫攻坚。截至年底,建成蓝莓种植基地4.8万亩、油茶73万亩、茶叶51万亩、瓜蒌10万亩,培育生产加工主体余家,初步形成了品牌粮油、有机畜禽、名优水产品、特色食品、羽绒加工、茶叶、油茶、瓜蒌、蓝莓、果蔬等10大产业集群,粮油、羽绒纺织、食品、特色产业等4大加工体系。但是,农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一直存在,主要表现为“优质特色农产品供给不足、农产品加工业实力不强、乡村产业体系不完善”,未来5年我市将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发展“”工程,致力于破除瓶颈、振兴乡村,推动自身由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转变。
(安报全媒体记者沈永亮通讯员张哲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