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讯“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安庆,作为长江流经安徽的第一个城市,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境内长江岸线长度占全省1/3以上,肩负着为长三角构筑生态屏障的*治责任。近年来,安庆市委、市*府深入贯彻长江经济带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精神,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坚持治气、治水、治城、治山一体推进,为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的美丽长江经济带,探索出一条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安庆路径”。
缘水而兴的安庆已成宜居宜业宜游之地。(图片由石晓红提供)
“一份法案”只为留住江豚微笑
记者在沿江西路港航码头见到胡师斌时,他正和安庆江豚巡护队机动组几名队员一起,登上中国渔*快艇,进行日常巡护工作。
“我生在江边,理应为保护长江生态尽一份力。”胡师斌是安徽省长江环保协会会长,他一直在为保护长江而奔走。年11月,安徽省长江环保协会成立。年7月,该协会在安庆市渔*部门支持下成立了安庆江豚巡护队。
巡护队不断壮大,今年分为7个组,对宿松县至枞阳县公里长江岸线及水域进行日常巡护,协助渔*、公安、环保等部门打击非法捕捞、非法采砂、污染环境等行为。
大观区袁江村渔民张贤敏打了30年渔,他说,长江哺育了安庆,安庆人怎能不爱长江?在“渔民上岸”*策实施后,他们村有十几人加入了安庆江豚巡护队,自己还有幸当上了巡护队机动组组长。
今年8月起,大观区渔*执法部门在安庆市率先推行渔*执法智慧化建设。据安庆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徐家平介绍,该市在全省率先成立退捕渔民专业巡护队的同时,通过推进渔*智能化建设,年底前可实现长江干流安庆段禁捕水域视频监控全覆盖。
江豚被称作长江生态“活化石”,而长江安庆段一直是江豚的“乐园”。今年11月23日,《安庆市长江江豚保护条例》经安徽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查批准,安庆市成为全国首个为保护单一濒危物种启动地方立法工作的市。为“留住长江的微笑”,安庆市实施了江豚保护区系统修复1号工程。据安庆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姜奎堂介绍,“一泊一策”“一口一策”“一船一策”整治通过省级验收后,安庆省级江豚自然保护区申报工作(与池州联合申报)也在有序推进。
整治后的石塘湖已成市民休闲网红打卡地。(图片由石晓红提供)
“三道防线”共同守护水清岸绿
安庆,与水结缘,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年8月,随着《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庆)经济带“”方案》的出台,安庆市在沿江1公里、5公里、15公里构筑起了“三道防线”。
沿江1公里范围内,不达标重污染和危险化学品企业、不达标入河排污口、围网养殖、黑臭水体等10类问题陆续被治理。去年11月4日下午3时许,矗立在长江岸边高达30多米的烟囱和水塔轰然倒塌。顷刻间,这两座废置多年的建筑,被迎江经开区管委会成功爆破处置。这个地块距离长江仅米。迎江经开区是安庆市唯一滨江临港且整体在沿江5公里范围内的园区。年以来,按照“”长江大保护方案及江豚保护区建设等要求,迎江经开区管委会摒弃了轻工纺织、机械制造两大主导产业,以高端装备制造为唯一主导产业、首位产业,推动园区产业转型升级。
在安庆,沿江5公里范围内,不符合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开发行为被严控。沿江15公里范围内,也在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产城布局、环境基础设施、岸线景观。
安庆西门,随着老码头的拆除,存在40多年、原位于江边的码头和24条穿城而过的油气管线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生态复绿,成了沙漠洲生态公园。据安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潘江胜总工程师介绍,该市在聚焦打造长江文化精品的同时,为保留安庆石化的工业记忆,正在开展利用原石化码头、海员俱乐部等工业遗存,打造安庆市滨江ECD(油罐生态文化中心)。
站在主城区滨江观光休闲平台,凭栏远眺,滨江岸线经过整治,已初步形成了10余公里以江滩公园和生态湿地为主线的滨江景观带。
秦潭湖景色宜人。(图片由石晓红提供)
“一城活水”勾勒美好生态愿景
家住安庆的石晓红是一位摄影爱好者,每逢双休日,喜欢带家人或好友拍康熙河景观带、秦潭湖公园等安庆美景。谈起如今的石塘湖,石晓红说,天水一色的自然美景与安庆新城天际线浑然一体,显得格外漂亮。殊不知,年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指出:“安庆市备用水源石塘湖水质仅为IV类,达不到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要求,相关治理工作严重滞后。”
为了治理石塘湖,安庆市一方面利用腾退的98万平方米精养鱼塘打造湖心自然型生态湿地,形成了有地方特色的滨水空间景观,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另一方面,将取水口周边退出的32.8万平方米精养鱼塘建设成为带状人工湿地,建成兼具生态教育功能的人防主题公园。
“安庆市集公里长江、10条流域面积平方公里以上河流、8个大型天然湖泊、座水库、约10万口塘坝于一域。”安庆市水利局局长胡友华说,作为水域大市,安庆市区拥有众多天然河湖,水系发达。安庆市区10处湖泊、46条河道的水面占规划区总面积的25%。近年来,城市向东扩张,这些天然河湖水系也迎来了新生。
为保障城市水体循环流动,长期补给更新,安庆市在完善城区水系各项生态整治措施的同时,落实河湖长制,制定了《安庆市城区水系活水保质管理方法》。目前,东西向通过长江水源补给西小湖至“一湖九河”等,实现水流外循环;南北向通过石塘湖补给大寨河、康熙河等,实现水流内循环。
安庆市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为抓手,开展城市水系治理,加强城市环境治理,通过持续推深做实河湖长制,努力推进人水和谐共生。一项项措施落地,河湖得到有效监管,城市水环境随之改善,长江水生态同步提升。目前城区水系全部贯通,已形成以湖泊、长江为核心,城区各河道为纽带的生态水网,构成“一城活水”的生态愿景,使城区河湖水系与人居环境成为有机的共存体。
康熙河畔呈现水清岸绿城靓美景。(图片由石晓红提供)
“一盘活棋”打造绿色发展样板
安庆市坚持“全市一盘棋”,守住生态必须优先的“红线”、生态环境整治必须到位的“底线”和发展必须绿色的“生命线”。年起,安庆市率先在全省试点推进林长制改革,坚持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五绿”并进,大力发展林业经济,建成高效林业基地万亩,发展林下经济万亩,生态优势正转化为经济优势。据安庆市林业局局长罗敏介绍,仅长江岸线复绿补绿就达1.2万亩。
安庆市还统筹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和“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安庆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姜奎堂介绍,该局推出生态环境“三优两加强”服务,将生态环境议事厅和环保管家作为新形势下服务“六稳”“六保”最佳契合点,通过组织专业技术力量现场“问诊”,帮助企业确定污染治理路径,指导环境问题整改。
全面落实企业污染防治主体责任,一大批工业企业通过环保能力提升,实现超低排放,全市工业企业污染投诉同比下降53.9%。安庆石化近5年投入环境治理资金超20亿元,完善废水和废气收集处理系统,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较“十二五”下降50%以上;安庆皖江发电在环保上投入11.7亿元,打造全省首个超低排放发电机组;曙光化工投资50亿元完成异地迁建,同步开展污水近零排放试点;华泰林浆纸投入1亿多元改造臭气收集处理系统。
通过整合监测资源,在全省率先建立空气污染日历系统和城市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系统,开展污染图谱分析和环境预警工作,提升环境管理手段,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记者从安庆市生态环境局提供的“气质”日历中看到,目前安庆市城区空气质量以绿色、*色为主,整体“气质”不错。“安庆蓝”已成为宜城最亮丽的风景。
此外,安庆市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绿色经济。主城区新能源汽车、化工新材料两大首位产业已初步形成完整产业链。太湖功能膜新材料、安庆市高档数控机床等一批新兴产业也相继实现集群发展。华茂集团新型纺纱智能化改造,华泰林浆纸、永恒动力等30个项目绿色化改造正在积极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也在快马加鞭。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蒋六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