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盆友在群里呼唤我,让我推荐家附近能买到鸡蛋饼的地方。说着说着,他们说你为啥不写美食,你那么喜欢吃!因为我懒,我想纯粹的当个吃货。
刚刚补课《奇葩大会》,这一期请来了《舌尖上的中国1、2》总导演陈晓卿,他说的主题是故乡的味道。这个故乡不是字面意义上的出生地,而是味蕾的归属。
所以,我想到了我的故乡味道——一座江边小城,却可以随时随地吃到满足。
圆·丸
安庆有各种各样的丸子,和超市里的火锅丸子截然不同,它们形状各异口感迥异,却都好吃!
山粉圆子烧肉——性别歧视的“罪恶”
做法很简单,将山粉用刚烧开的沸水迅速搅拌均匀,力度要到位,速度要快,否则就会残留白色颗粒,影响口感。所以,此时,男人的手臂力量就是绝对优势了。这也是我粑粑唯一能做好的一道菜,哈哈。小时候,我粑粑给我炒鸡蛋炒饭,能被当时还是初中生的我嫌弃,说还是我自己来吧。但是山粉圆子说实话,我粑粑搅拌之后的成品比我妈咪做的好。
搅拌均匀之后,捏成一个个圆子的形状待用。烧肉,选取肥肉较多的猪肉,按照红烧肉的做法进行。在肉煎炸之后,放入山粉圆子,加水漫过食材,慢慢烧至水干。
那个口感,肉汁的肥而不腻完全融入山粉圆子之中。每次吃这道菜,最后都会听到妈咪的抱怨,都把圆子吃了,肉都浪费啦。哈哈哈,肉烧到最后,精华都被圆子吸收了,肉真的没人喜欢啦。
肉丸猪肝汤——让素食主义者爱上吃肉
这是安庆北正街的镇街之宝。安庆的肉丸子不知道是水的原因,还是肉的原因,非常的嫩,我妈咪每次来合肥,都习惯从安庆带一包肉末,给我女儿做肉丸子吃。我女儿每次都说,外婆做的肉丸子好好吃。
肉丸猪肝汤是安庆人的早餐,在北正街,你可以看到一家连一家的店面都会打出这道招牌菜品。猪肝的搭配在安庆人看来十分和谐,但是很多外地人会奇怪,太荤!然而加上点青菜,就这样一碗汤端上来,没吃之前不要点评,吃完,让我想起一家纽约餐厅的标语:让素食主义者爱上了吃肉。
绿豆丸子——牛肉包子的绿叶
还是早餐,哈哈。广州人的早茶文化是一种精致的清晨闲适,而安庆人的早餐文化,是绝对街头巷尾的烟火气息。
绿豆丸子没有山粉圆子的油腻,也不比肉丸猪肝汤的荤,但是绿豆丸子就凭借着酱油青葱汤的浇灌,安庆本土人还会加一勺子辣椒酱(一定是自家做的那种最土的红辣椒酱),完美配合牛肉包子的罪恶。绿豆丸子单独吃未必好吃,但是有一种菜品的配合,就像绿叶与红花,少了谁,都显寡淡。
春·节
安庆人很注重吃,所以对于春节这种阖家团圆,全中国人人民翘首以盼的节日,在餐桌上一定会大做文章。以往一大家子过年时,那满桌子的菜真是年饱,看到的太多,没吃就饱了。但是,如今即便只有我爸妈加我一家三口,五个人一起过节,我妈咪依旧会弄一桌子菜,一是担心不够吃,二是固守着过年嘛的理念。
春饼——香芹菜肉丝是主咖
合肥有炸春卷,还有以国家命名的越南春卷,可是都没有我大安庆春节餐桌上的春卷好吃。这是一道神奇菜,春卷皮和北京烤鸭的皮有点像,但是大一点,更薄一点。这个的做工很简单,每到春节,路边就会出现很多煤炉,烧蜂窝煤一下子就回到小时候的80年代,上面放一块铁板,然后将面缠在手上,往铁板上轻轻一圈抹开。这个看似简单的工艺,手法很重要,太厚的春饼皮就是残次品。
有一张筋斗+薄而不易破的春饼皮只完成了春节美食仪式感的50%,安庆人包春饼,其他菜可以随便搭配,但是一定少不了一盘香芹菜肉丝外带点干子,合体之后的这俩货,一口气我可以吃5个朝上,去年春节我女儿(4周岁的小朋友),吃了4个。
鸡汤泡炒米——它喊我起床
首先请允许我的固执,炒米要用安庆的那种紧实的小粒米。嗯,回到主题。小时候的春节,店家都是关门的,不仅仅是大年初一初二那几天,到年十五也是傲娇的休息中。现在的人不知道是不是只看重钱,大家都不安心过节,大年初四就争先恐后的开门啦,甚至有全年无休的。所以,小时候的春节,早晨我就靠着鸡汤泡炒米活着,但是炒米容易上火,所以有时候会用鸡汤米面中和下。
这两者放在一起吃为什么会有独特的化学反应?按照我的口感,别泡太久时候的那种感觉,就像是一个充满韵味的女人。女人看似很柔弱,就像闻到鸡汤的香味,闻香识女人,但是女人的魅力更在于内在,那就是炒米的口感,有点脆,越嚼越好吃。
小·吃
安庆市区不大,靠着长江;经济也不发达,有点滞后。但是故乡的归属感与舒适度,总是让人安心。或许就是因为这样一座城市,孕育了它的小吃文化。安庆的小吃基本上都在路边,在离开安庆之前,我从来没想过地沟油、脏乱差这些词,因为我感觉这些小吃才是生活。就算现在回去,我依旧会把这些还健在,没有被社会发展所淘汰的美食尝一遍,收获绝对的满足。
鸡蛋饼——吕八街上的霸主
这家鸡蛋饼的威力在哪?学生时代,我们班有个男生追女生,每天早上都特意绕道去买个热腾腾的鸡蛋饼给女生当早餐。追上了,只是后来还是分手了,哈哈。和鸡蛋饼无关,毕业就失恋而已。
小肉串——好吃街的常胜将*
高三那一年我大门牙坏了,吃啥都牙疼。粑粑麻麻看着干着急,问有啥想吃的吗?小肉串……哈哈,从此之后,只要胃口不佳,小肉串就是一剂神药。
火腿肠炒面——学生时代的早餐之王
一定是搭配火腿肠的,别说牛肉,学生穷,火腿肠很满足。初中了,再讨论文具就幼稚了,讨论服装又没到那个经济能力。火腿肠炒面很好,哈哈,哪家辣椒粉放得恰到好处,哪家面的口感更顺滑。
炸串——随处可见的地沟油魅力
合肥的炸串也很多,张正是一霸,安庆的炸串明星很多。石化天桥、北正街口、好吃街等等,其实这些算是网红系,但是路边随便一家,也不会让你感到失望。所以,安庆的美食是不需要奔波的,比比皆是。
牛肉面——早晚来一碗,生活真美满
安庆人的牛肉面不是正餐,更多是早餐或者夜宵。刚来合肥,有人听到我早餐是牛肉面都觉得惊讶,一来质疑我胃口大,二来质疑我口味重。和炒面一样,安庆人真觉得没什么。而且安庆的牛肉面中的面都是现拉的,所以那种面的筋道度很赞。而且安庆牛肉面有很多衍生产品,比如大名鼎鼎的牛骨头面,安庆四方城回回牛肉面,我上小学的时候就在,今年回安庆特意去吃了一碗,他们家最最出名的就是牛骨头。
我妈咪有一次来合肥,还给我和我老公背了一大锅来,解馋。
经常在外地看到安庆包子铺、安庆小馄饨,我能明白因为安庆的宜城饭店的肉包子,江毛水饺里的鸡汤馄饨,这些也很有特色,但是在我心里,他们已经不能代表安庆了,或者说,绝对不能涵盖我大安庆的美食文化精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