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简介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中央反制地方的制度设计行政区划中的ld
TUhjnbcbe - 2021/6/23 22:30:00

“甩石头、掺沙子、挖墙脚”,这是高明的统治者惯用*治手段,是打击敌人的“三大法宝”。雍正用这三宝打倒*中大老虎年羹尧;毛泽东用这三宝解决林彪集团。

而在行*区划中“掺沙子”,则是中央反制地方的制度设计。时至今日,中国能拢住13亿人,不散摊子,这件事价值巨大。只是我们每天身处其中,感受不到而已。

01

对比中美两国地图,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美国州一级的行*区划都是规规整整、横平竖直的。

但是中国省一级行*区划,都是犬牙交错,很不整齐。这是因为,自古以来,中国作为一个有凝聚力的超大国家,最核心的难题是遏制地方分裂势力。

中国古代的中央*权,被外族侵略和农民起义击垮的很多。但以地方反抗中央,得逞的例子却很少。

即使是唐末藩镇,也只是长期割据,不服中央管而已,还没到能反过来击溃中央的程度。安史之乱最终也得以平定。

02

中国人处理这个问题的*治智慧,主要体现在行省区划的制度设计上。

我国划分行省疆界的原则有两个:“山川形便”和“犬牙交错”。

“山川形便”是大原则,就是按照方便的原则,根据山川的自然形式去划分,如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

山川形便既方便居民生活,也有利于*阀割据。所以,还需要各行*区之间“犬牙交错”。就是故意破坏自然地理疆界。

比如,自古以来,河南省都有一部分在*河以北,有时甚至深入河北内部。同样山东省也横跨*河南北。

长江也是同样安排,沿岸各省绝不会严格划江而分,而是一定会两岸交错。这样做就是为了防止有人利用长江、*河这样的天然隔绝线割据自立。

比如,秦帝国征服岭南地区(南方五岭以南,大体分布在广西东部至粤东和湘、赣等五省区交界处)以后,没有完全按照南岭划界,而是故意把南岭以南的桂阳县(今广东清远市西北地区)划归北边的长沙郡,而把南岭以北的一部分划归岭南的象郡(今广西)。

后来发生的事情证明,这个划法非常英明。秦末天下大乱,赵佗趁机在两广地区割据,建立南越国,并给汉文帝写信,提出完全按照南岭划分边界,被汉文帝婉言谢绝。但当时的大汉帝国国力还不够强大,还不足以收复南越。

经过“文景之治”,到了汉武帝时国力足够强盛。一路主力汉*就从长沙郡内的桂阳县发动攻击。桂阳县位于南岭以南,南岭这个天险也就失去作用。南越*队甚至根本就不知道汉*在做*事准备。汉*短时间内攻入南越,很快消灭割据势力。

03

让行*区划和自然分界线不一致,看上去错得很荒唐,也一定会妨碍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管理起来也不方便。但这种刻意的“错”,背后有着深谋远虑的*治目的。符合“犬牙交错”原则的省区划分实在不少。

四川的地理环境相对孤立,群山环抱一个富饶的盆地,很容易有独立倾向,所谓“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解决办法就是把在自然地理上更应该属于四川北部的汉中划归陕西。

这样一来,四川北部门户大开,秦岭不再成为屏障。如果四川有独立倾向,中央*队可以从陕西汉中一路南下,轻松平定叛乱。

陕西因此成了一个“三截”省份:北部的陕北、中部的关中平原、南部的汉中。这三个部分,气候、文化、习俗甚至语言都差别很大,但却被故意合并在一个省中。

从地理上看,汉中地区和四川、重庆是一体的,汉中和重庆可以作为四川的*事屏障,历史上它们曾经也属于一个行*区域,就是益州。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

孔明曰: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以向宛、洛,将*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04

更典型的例子是江苏、安徽这两个省的由来。

刚开始没有这两个省,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定都南京。以南京和他的家乡凤阳为中心,划了很大一块区域,作为首都的直隶省,史称南直隶省。

清朝建立以后,这里改称江南省。江南省是当时全国最富裕的省份之一。清初时,江南一省上缴的赋税额就占了全国赋税总额的近三分之一。不仅经济富裕,江南省的文化也很发达——天下英才,半数尽出江南。

为了预防有人利用强大的江南省割据造反,顺治18年(年),清廷果断决定将江南省一分为二,而且这个一分为二一定要竖着分,而绝不会横着分。

这样做的原因在于,江南省虽然富裕发达,但内部也和中国整体一样,南富北穷。如果横着划分,以后南北两省的差距就会越拉越大,国家整体结构也会因此受破坏。而竖着划,分成东、西两个省,就让两个新省都同时都有南边一块北边一块,这就非常均衡。

于是,江南省就被竖着一分为二。东侧部分,取其中两个城市江宁(南京)、苏州的各一个字,称为江苏;西侧部分,取其中两个地区安庆、徽州的各一个字,称为安徽。这就是江苏、安徽两省的来历。

当然,竖着划分在解决了整体结构的问题同时,必然带来一些新问题,比如江苏省内南北经济差距很大,苏南人往往看不起苏北人。但这些问题相比较国家整体结构不稳固来说,要小得多。

05

可以看出,行*区划绝对不是个小问题,它关系到能不能成功建构一个超大型国家组织,中央能不能在不动用*事力量的前提下就对地方势力有制约能力。

所以,这不是个管理问题,而是一个典型的国家构造问题,也就是“宪制问题”。

这种“掺沙子”的*治智慧,是我们祖先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一点点摸索、一点点修正,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有了挫折就吸取教训,这么慢慢积累出来的。

作为一个*治实体的“中国”,不是“自古以来”“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建设,最终构建成功。

中国人的老祖先构建的超大型国家组织,不仅大,还强韧,垮掉后还能复原,直到今天还让我们这些后辈享受“大国红利”。这个成就,全世界只有中国人能够做到。

北京讲武

强*尚武有我有你。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央反制地方的制度设计行政区划中的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