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简介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它是民国版ldquo深圳rdquo
TUhjnbcbe - 2021/6/27 19:06: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大约花多少钱啊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513569.html
在安徽曾有这样一座城市它在短短二十多年时间从一个偏僻落后的小集镇一跃成为安徽第二大城市超越安庆、芜湖、合肥成为安徽省第一个省辖市甚至数次充当安徽省会创造这个增长纪录的主角便是有着“珍珠城”美誉的蚌埠蚌埠究竟拥有怎样的魔力创造了民国版的“深圳速度”?究竟是什么缔造出蚌埠曾经无与伦比的辉煌?01默默无闻的淮河岸边小集镇蚌埠这片土地历史悠久人文璀璨它曾经历淮河无数次的变迁曾见证大禹会诸侯于涂山曾承受南北势力的混战厮杀然而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尽管蚌埠周边拥有厚重的历史底蕴但今蚌埠市区所在地却一直是个默默无闻的小集镇明初朱元璋在其家乡置中都城并改中立府为凤阳府改临淮县为凤阳县此时今蚌埠市区西部属怀远县东部属风阳县蚌埠不过是凤阳府的一个边陲乡镇清光绪《风阳府志》载:“蚌埠集,在(凤阳)县西北五十里。”清朝时期蚌埠为“私盐集散地”就此形成繁荣的集镇渡口也相应增多当时的集址在今淮河南时人称为“老蚌埠”清乾隆十九年(年)凤阳县在此设蚌埠镇清中叶以后蚌埠形成了一条50米长的老大街这是蚌埠最早的一条街街上建有魁星阁、文昌阗、东岳庙等建筑物人口不足人鸦片战争后由于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加剧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自南向北迅速席卷了大半个中国蚌埠也未能幸免太平*、捻*与清*在蚌埠及周边历时十年进行了大小一百多次战斗刚刚因私盐而一度繁荣的淮河南岸的大蚌埠集毁于战争市集也迁至河北岸形成小蚌埠清同治二年(年)蚌埠因其地处南北水路要道为便于治安管理凤阳、怀远、灵壁三县在这里联合设立了独立的行*管理机构——三县司三县司治所就设在今小蚌埠镇这是蚌埠有史以来最早的行*机构也是蚌埠脱颖而出的重要里程碑蚌埠从此脱离凤阳、怀远、灵璧三县管辖直属风阳府成为当时地区*事、*治中心就此吹响了蚌埠腾飞的前哨02津浦铁路为何选定蚌埠

修路前夕的蚌埠清末中国被迫开放通商口岸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内外因素的刺激促进了上海、天津、汉口等城市快速发展它们成为中国首批近代城市而此时的蚌埠依然不过是淮河边的一个内陆小集镇远远未进入近代化光绪年间的《凤阳县志》有这样的记载:“蚌埠集,在县西北五十里,南岸曰大蚌埠集,已废,北岸为小蚌埠,街市界于灵璧怀远两县。”甚至淮河北岸的小蚌埠因地处凤阳、怀远、灵璧三县交界处还有“鸡鸣狗叫三县听”的说法显而易见那时的蚌埠是一副普通乡村集市面貌人口规模也毫不起眼茅屋不过数十间唯一一条街道宽不盈丈加之地域狭小总户数仅余户人口约人这便是那个年代蚌埠仅有的“家当”“鸡鸣狗叫听三县”“爆竹一声响全城”是当时的民歌对蚌埠的真实写照然而这一切都随着津浦铁路的修建、开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蚌埠即将迎来惊人的巨变

津浦铁路建设19世纪90年代清*府为抵御外侮、发展实业将修建铁路定为国策津浦铁路(今为京沪铁路一部分)便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应运而生津浦铁路是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北起天津南至浦口线路全长公里其修建过程经历了多次的搁置、重启、路线修改终于在年这条南北大动脉确定由天津至浦口通过安徽省境正式定名为“津浦铁路”

淮河铁路桥选址蚌埠津浦铁路过境蚌埠究竟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历史的一个玩笑?这个问题的答案要从临淮关说起临淮关位于蚌埠以东二十多公里古称濠州历史通衢要地是安徽省四大历史名镇之一▼临淮关古镇航拍,来源

中安在线清同治四年(1865)清*府在淮河水面上设关卡收税由于有淮河的舟楫之便、鱼盐之利临淮关商旅往来逐渐发展成为商船云集的大码头清末民初临淮关的人口已达到两万▼濠河与淮河交汇处的千年古镇临淮关,来源

中安在线而此时的蚌埠却是人口不过多人的小集镇因此津浦铁路淮河铁路桥桥址首选临淮关年英国总工程师德纪带领工程技术人员亲往临淮关实地勘测发现这一带地势低洼每逢夏季淮河涨水之时大水会漫过铁轨影响铁路安全因而否定了在临淮关建桥的设想德纪经过调查、比较发现临淮关上游的蚌埠“其地地势较高,虽河水甚深,工作较难,而河身恰系石底,建桥易于巩固”因此从千年大计考虑确定改在蚌埠建设铁路桥历史似乎给临淮关开了一个玩笑但却给了蚌埠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年11月淮河铁路桥在蚌埠正式开建▼蚌埠淮河铁路桥

蚌埠站的设立铁路桥的修建仅仅只是蚌埠成为交通枢纽的第一步蚌埠连通南北的区位优势终于在关键时刻派上了用场▼津浦铁路全线通车仪式蚌埠地处浦口到徐州的中点不管南北哪头发车当晚只能到达蚌埠火车都需要在这里加水加煤旅客在这里住宿休息这样蚌埠自然地形成了“宿站”因此年淮河铁路大桥竣工后津浦铁路局遂正式设立蚌埠车站▼津浦铁路蚌埠站内0津浦铁路如何改变蚌埠经过四年多的建设年11月津浦铁路全线贯通这是蚌埠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日子从此开启了狂风骤雨式的高速发展

皖北货物集散中心20世纪初的中国铁路依然还是个新兴交通工具但由于铁路速度快、载货量大、里程少、稳定性强、性价比高等优势对传统的水运形成碾压式的竞争态势因而津浦铁路的通车迅速改变了淮河货物运输方向▼淮河铁路桥建桥烈士纪念塔安徽北部和涡河、颍水、淮河上游这一带商货向来通过淮河经临淮关出清江浦(今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顺运河而下抵达扬州津浦铁路通车后船只航行到蚌埠即舍舟登陆改由津浦铁路南运到浦口然后南往无锡、上海北至济南、天津等地▼远观淮河铁路桥横屏观看正是由于货物运输线路的改变使处于津浦铁路和淮河交会点的蚌埠中转南北货物的区位优势变得十分突出加之年水蚌铁路通车并在蚌埠与津浦铁路交汇更夯实了蚌埠交通枢纽地位蚌埠进而迅速、彻底的取代临淮关成为皖北最大的货物集散中心

皖北航运中心津浦铁路通车后淮河客货运输需求大增不久轮船运输公司相继建立蚌埠港的客货运航线也在增多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先后开辟客货兼营的航线7条航线里程公里▼淮河运输船只由此蚌埠港的客货航线可达淮河各支流与皖北各县相通还可以远伸到江苏、河南、江西、山东等省▼蚌埠淮河港货物运输皖北、豫东各地的货物从72道支流汇于淮河再云集蚌埠蚌埠港日吞吐量最高可达0吨蚌埠就此彻底取代正阳关成为皖北航运中心▼民国时期蚌埠交通区位示意图

皖北商业中心皖北货物集散中心及航运中心地位的确立极大地促进了蚌埠商业的发展年蚌埠开埠此后苏、浙、津、沪商者纷至沓来外国资本也接踵而至美、英、德等国商人陆续在蚌埠分别开设了美孚洋行、德土古煤油公司、亚细亚石油公司及烟草公司等企业▼蚌埠城市建成区已呈现较大的规模各种新式工业如电灯厂、碾米厂、面粉厂、火柴厂、榨油厂也雨后春笋般出现蚌埠顺理成章地成为皖北商业中心

安徽金融中心在成为皖北商业中心后至年蚌埠的注册商户已有户商业的繁荣带动了金融业的发展年元月中国银行蚌埠汇兑所在蚌埠开业这是蚌埠的第一家银行此后国内外大量的银行、钱庄在蚌埠开设网点年安徽省银行总行在蚌埠设立蚌埠俨然已成为安徽省金融中心年近2.7平方公里的市区里有60多家金融机构其密集程度在中国堪称罕见

安徽临时省会年中华民国成立不久即进入北洋*府时期随着津浦铁路的通车蚌埠因“绾津浦,带长淮,为南北之咽喉,*治*事之重地”而成为北洋各路*阀必争之地*事位置决定了其*治的重要性年倪嗣冲被任命为安徽都督他看中了蚌埠管控南北的独特优势开始在蚌埠治理安徽建设安徽都督府和皖北镇守使署衙此时距离津浦铁路通车仅一年时间▼纪念币头像为倪嗣冲从此蚌埠不仅是皖北水陆交通中心还是安徽北方的*事重镇和*治中心尽管当时的安庆名义上还是安徽的省会但年轻的蚌埠开始了对安庆传统*治地位的挑战此后年、年蚌埠又两次短暂地成为安徽省府所在地由于“蚌埠总是经常驻有重兵,在*事上*治上的地位,却可与省会相提并论”人们称蚌埠为民国北洋*府时期乃至国民*府前期安徽省的“临时省会”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对日抗战正式爆发由于敌我实力悬殊华北、华东等大片国土相继沦陷年蚌埠沦陷▼蚌埠沦陷时期图然而沦陷期的蚌埠却开始了另一段奇特的历史▼蚌埠沦陷期,日本旗帜清晰可见年10月倪道烺在蚌埠成立“安徽省维新*府”就此蚌埠正式成为伪安徽省省会0年月汪精卫伪国民*府在南京正式成立与此同时“安徽省维新*府”改设为汪伪的“安徽省国民*府”蚌埠依然为伪省会▼已被破坏的淮河铁路桥直至5年抗战胜利蚌埠作为日伪汉奸的伪“安徽省*府”驻地长达7年之久伪*府之所以将安徽省省会放在蚌埠正是看中了蚌埠在交通和*事上的地位而蚌埠较为良好的工商业基础也为其提供了维持*权稳定的物质保障

人口爆炸式增长交通枢纽地位的确立商业贸易的繁荣*事、*治因素的刺激都极大地促进了蚌埠人口大幅成长蚌埠由此开始人口爆炸式地增长年淮河铁路桥修建前蚌埠集镇不过余户、多人的规模年淮河铁路桥开建由此拉开了蚌埠人口暴增的序幕2万多名建桥民工和一千多名技工成为蚌埠第一批外来人口津浦铁路全线贯通蚌埠开埠成为皖北货物集散中心、皖北航运中心、皖北商业中心以及临时省会的地位这一系列利好因素吸引了沿淮一带农民云集了大批*队山东、河北、河南及江苏、浙江等地商人也愈发看重这个新崛起的商埠移居于蚌埠经商年蚌埠人口增长至8万年抗战前夕蚌埠人口达到了11万年蚌埠沦陷后人口锐减后逐渐恢复6年抗战胜利后大批外逃人口返回另有外地人口迁入蚌埠人口达到22万人▼蚌埠街道9年解放前夕蚌埠人口达到民国时期的巅峰--2万人民国时期中国依然处于从农业社会向近代化转型时期农业始终是社会主要产业这进而限制了人员的流动近代城市数量寥寥无几更遑论人口动辄20万以上的城市有知名学者对清末民初的城市划分为三个等级:1-3万人为小城市3-7万人为中等城市7万人以上为大城市显然至迟到年蚌埠就已经迈入大城市行列而此时距津浦铁路全线贯通仅过了16年的时间年代中期安徽省内人口超出10万的城镇仅有个▼民国时期蚌埠一街道,电线杆清晰可见芜湖17万安庆1万蚌埠12万蚌埠仅次于芜湖及安庆位居全省第之后凭借交通、区位及腹地优势蚌埠迅速超越省会安庆成为民国时期安徽省第二大工商业城市短短16年蚌埠就完成了从小集镇到大城市的蜕变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堪称民国版“深圳速度”

近代城市化城市人口的膨胀大大促进了城市建设铁路桥的修建带来了蚌埠第一批外来人口为适应这些民工和技工的生活需要蚌埠集上开办了一批饭店、客栈、澡堂、缝衣铺、杂货店等形成以工棚为主体建筑群的新兴集镇这标志着蚌埠城市建设的开始而道路是城建的基础市*道路清末蚌埠淮河南岸仅有一条南北长不足百米的土街当地人称为老大街淮河北岸小蚌埠有一条东西稍长一些的土街称之为正街津浦铁路通车后市面渐成又逐步形成顺河街、头道街、二道街等土路▼老大街(现青年街)年春蚌埠大火几乎烧掉半个市面大火后对主要道路拓宽取直并陆续形成中荣街、太平街、中山街、中兴街、中平街等道路至20年代初市区已有主要街道20多条20年代末在二马路(二道街改名)修建了蚌埠历史上第一条沥青路面▼民国时期蚌埠二马路9年底蚌埠的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4.7平方公里街道数量达7条▼民国时期蚌埠主要的专业市场示意图城市化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作为安徽省最早一批迈入城市化的城市新事物、新潮流不断在蚌埠出现报纸《皖淮报》、《商务日报》、《蚌埠日报》《皖北日报》、《红旗报》等各类型报纸相继在蚌埠创办图书馆图书馆是衡量城市近代文明发展程度的标志之一早在年蚌埠图书社正式开放年创办了蚌埠图书馆藏书近万册城市公园公园是近代西方文明的产物民国建立后公园开始在中国大量出现年为纪念当年在小南山狙击清*而牺牲的烈士在此山建立“中山公园”(1年,中山公园改名为南山儿童公园)▼蚌埠沦医院5医院--医院设立到7医院24家诊所17家电灯9年光华电灯公司发电厂投产蚌埠从此正式进入电灯时代当年安装路灯18盏至年17条街道路陆续安装了路灯线路增长至6公里路灯增至盏04蚌埠正式建市蚌埠城市化的进程是全方位的涉及到城市生活方方面面▼蚌埠0年~8年城市空闻扩展示意图横屏观看而与此同时原有的行*区划体制已越来越不适应于蚌埠的快速发展7年1月1日经国民*府内*部批准蚌埠从历史上凤阳县行*区划中独立出来蚌埠正式建市蚌埠也因此成为安徽省第一座省辖城市这又是蚌埠城市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蚌埠的历史翻入了新的篇章▼年安徽地图,蚌埠依然从属于凤阳县从铁路修建前余人的内陆小集镇到安徽第二大城市从遍布茅草屋的土街道到拥有电灯、公园、图书馆的近代化城市从三县交界的“三不管”地带到成为安徽省第一座省辖市蚌埠凭借它惊人的爆发力向世人展示了一个民国版的“深圳速度”如今跨入新世纪蚌埠依然在急速发展中未来的蚌埠一定会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全文完-来源:安徽探索频道

《蚌埠市志-5》

《清光绪-凤阳府志》

《张晓芳-蚌埠城市历史地理研究》

《钟先锋-论近代蚌埠城市的兴起》

《谢国兴-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安徽省(1860-1937)》

《(国民*府)交通部、铁道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编.交通史?路*编(第10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它是民国版ldquo深圳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