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群众关切净化网络环境
为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提供更加优质的
公益诉讼检察产品
——最高检第八检察厅负责人
就检察机关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
典型案例答记者问
4月2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检察机关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最高检第八检察厅厅长胡卫列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1.检察机关将个人信息保护作为拓展公益诉讼案件范围的新领域重点部署推进的主要考虑是什么?
答:众所周知,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新业态、新生活,在带来商机和便利的同时,也伴随着监管和维权的困难。“谁动了我的个人信息”,成了每个人的烦恼和不安。泄露的个人信息经黑色产业链流向的电信网络诈骗,更是国家重拳打击的多发高发犯罪。滥用个人信息滋生的“大数据杀熟”,也已纳入中央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风险防控重点。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与个人利益密切相关,是人民群众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同时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破解的难题。
年11月8日,最高检张*检察长在出席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分论坛发言中指出,“检察机关要探索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促进全方位司法保护。”年1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典,强化了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张*检察长强调:要以颁布实施民法典为动力,加强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履行好公共利益代表的职责使命。落实民法典关于强化公民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积极、稳妥拓展公益诉讼办案范围,以对*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依法履职、担当作为。
第一,民有所呼,我必有应。近年全国“两会”,关于“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的议案、建议、提案,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