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疫情审计方面的探索和研究主要集中在非典疫情审计,经验较为欠缺,文章从GAO寨卡病*疫情审计案例研究出发,以GAO的寨卡病*疫情审计项目为研究对象,系统搜集了其从年至年完成的四个阶段的审计工作报告,总结出疫情审计模式的特点,并进一步提出了我国疫情审计的建议,以为我国的疫情审计提供参考。
疫情审计;寨卡病*;绩效审计
四川省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年度重大课题“重大疫情审计公告优化研究”(项目编号:SC20YJ)。
FA-()05--06
一、疫情审计的必要性及研究现状
近年来,大规模突发疫情事件在国内外时有发生,如年的非典疫情、年的寨卡病*疫情以及年年初爆发的新型冠状病*肺炎疫情等。目前国内的疫情审计模式尚不成熟,虽然年进行了非典专项财*资金审计,但是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李晓丹、魏素艳()认为各地审计人员素质有一定差异,因此该专项审计工作开展不平衡,并且由于防非典资金拨付*策的弹性较大,资金使用的管理不够规范,缺乏统一的标准,也给审计工作增加了难度。李拥*、任乃青()则认为审计操作程序存在不规范问题。汪孝宗、寿婷()认为应该对疫情期间中央拨付及社会捐赠的款物进行“全程审计”。
国内外学者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方面乃至应急项目审计方面有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部分学者对突发的公共事件案例进行了总结,如Khan()从巴基斯坦救灾项目审计中总结出以下应急项目审计经验:审计团队需要具备相关的知识水平,可以通过内部多学科团队或外包以确保正确的技能组合。Rentenaar和Bridgers()通过印度尼西亚的海啸灾害审计,认为应建立审计跟踪系统。Ruiz()根据年厄瓜多尔地震灾后恢复审计的案例,提出在应急项目审计中应当执行实时审计,以便及时收集审计证据进行风险评估。另一些学者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审计目标、方法、模式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审计目标方面,李翼恒、张婉怡()认为突发事件审计的目标,不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