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从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的全国心血管健康大会上传来喜讯,作为年首批通过中国胸痛中心(标准版)认证单位,医院*委书记鲍习化上台领取“中国胸痛中心”牌匾,全国知名心血管病专家方唯一教授亲自授牌。这也标志着医院对急性胸痛患者的诊疗水平和救治能力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绿色通道挽救生命安庆市一院从年元月份开始正式启动创建胸痛中心工作。说起创建胸痛中心的起因,安庆市一院心内一科的严卫国主任介绍说,因为近年来急性胸痛病人逐渐增多,高危胸痛患者包括:急性心梗、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张力性气胸、食道破裂等等。很多患者因为急性胸痛发作时就医不及时或是就医不当,造成病情延误甚至危及生命。对于胸痛患者的救治要求急诊科、心内科、胸外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皮肤科、超声科等相关科室要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安庆市一院的领导及专家们深感创建胸痛中心十分必要,积极响应国家卫健委医院都要建立胸痛中心的号召,首先向国家胸痛中心联盟提出申请。通过创建标准化、规范化的胸痛中心,加强多学科协作,为急性胸痛病人建立快速、准确的诊断通道,进行科学的危险评估,从而确保急性胸痛患者得到最恰当、最及时的治疗,降低心梗死亡率,提高诊断准确率,挽救更多急性胸痛患者的健康和生命。
健全制度完善流程创建之路漫长而艰辛,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付出长期的坚持与努力。围绕胸痛中心的创建,安庆市一院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医院*委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创建工作。首先健全制度保障机制,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制定下发有关文件,正式成立胸痛中心,相关科室积极配合。对照《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努力建成高标准、高水平的胸痛中心,建立完善双向转诊、防治结合、急慢分治、康复一体的诊疗体系,努力为患者提供高效、精准的诊疗服务。
严格规范诊疗标准,加强硬件设施建设。胸痛中心的建设注重技术的成熟与完善,运行中注重管理和医疗服务相结合。医院要求全院各相关科室均按照流程要求积极处理胸痛患者,对于急性胸痛患者实行先救治后收费,开通绿色通道,确保在10分钟内做完心电图检查,20分钟内完成肌钙蛋白检查,30分钟内完成增强CT检查。同时加强硬件投入,胸痛中心所需配套设备均尽快购买落实到位。
上下联动密切协作胸痛医院与合作单位的相互协作。安庆市一院经常组织相关科室、人员及胸痛中心协作单位、中心和12家县级合作单位,共同召开典型病例讨论和质量分析,讨论抢救流程以及需要改进的问题。持续优化胸痛中心的配置和流程的改进,增强区域协同救治。
医院与安庆市八院、新洲乡卫生院、大渡口卫生院共建胸痛中心单元,他们可将疑难心电图及时发给市一院专家进行评估、筛选,以防漏诊、误诊,疑难病例及时转到一院进行救治。
传统进行急性胸痛的救治过程较为繁杂,设计的环节多、时间长、流程复杂,影响了救治率。市一院胸痛中心的建立以网络传输系统为基础,以市一院为核心,医院的发展,建立急救网络,实现信息化共享。市一院专门建立了“胸痛中心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