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简介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有ldquo肺部小结节rdquo
TUhjnbcbe - 2022/6/3 13:26:00

年人类经历了COVID-19(新冠肺炎)的侵袭。胸部CT/X线片及核酸检测是诊断新冠的必备要求,相当多的人为了排除新冠而发现了“肺部小结节”。数据显示去年一年因“肺部小结节”诊断早期肺癌而手术治疗的病人是年的2倍。

“小结节”就是“癌”吗?

NO,肺部小结节并不等于肺癌!

随着医疗水平的飞速发展,癌症已不再是不治之症,但是以目前的条件,仍然不能说是治愈,一般人还是谈“癌”色变的。

什么是良性结节?

临床中肺小结节的性质包括良性、恶性,肺部小结节和肺癌不是一回事,炎症、结核、霉菌感染、肺不张、出血等都会形成结节,但都是良性病变。就好比手上划了个口,伤好了,疤留下了,疤虽然不好看,但是只能说明一个痕迹,不影响吃喝拉撒睡。根据《中华肺部疾病》的数据,这样的良性结节占比高达80%以上。

什么是恶性结节?

余下的20%则可能是恶性,原发性肺癌或是肺内转移癌。肺是双重血液供应,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是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男性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居于恶性肿瘤首位,女性死亡率居于首位,发病率占第二位。而且部分良性病变,长久之后也可能转化为恶性。由于75%的患者在就诊时就已经是晚期,所以肺癌的3年生存率不足20%。确诊时病变较小、尚未转移的患者,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50%。

如何识别“小结节”的良恶性

可以从影像、病理、症状三方面入手。

现阶段临床中针对肺小结节的诊断以X线为主,但有其局限性。CT近年来在肺部疾病的诊断中有其优越性,在肺小结节的临床诊断和性质鉴别中多层螺旋CT能够多方位成像和任意平扫,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可能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或者周围人有过相同的经历,在检查报告上看到“结节”,通常都是惊慌失措,马上想到的就是癌症和手术。是不是肿瘤?其实在临床上这是一个非常难回答的问题。

从影像学上可以大致判断病变的性质,但并不绝对,必要时需穿刺活检、胸腔微创手术,通过病理结果判断良恶性。那么患者就要面临这样一个问题,不做病理就不知道结节是不是恶性的,而结果是良性,又会觉得挨一刀有点冤。

临床症状往往没有太多提示作用。如果能通过临床表现判别小结节的良、恶性,无疑将损失和痛苦降到最小。但是肺小结节在初期缺乏特异性症状。肺癌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症状和体征的有无、轻重和出现的时间,和肿瘤的部位、类型、并发症有直接关系,而且不同人的反应程度、耐受性也不一样。肺癌早期症状一般较轻,甚至无任何不适,常通过体检发现。

为什么会长“结节”,“结节”怎么来的?

据统计,中国肺结节的患病率为20%。其形成原因主要可归纳为三方面。

⒈身体素质。

身体免疫系统是预防疾病的关键所在,而有些人可能免疫力偏低,对病*和细菌的抵御能力不足,病*和细菌很容易侵入身体。

⒉外在因素。

例如长期吸烟、粉尘作业,比如从事石矿、厨师、理发、裁缝、化工厂等工作。在患者长期生存环境中,反复吸入不健康的含有害物质的空气,会导致物质沉积,形成小结节。

⒊遗传和病史。

引发肺小结节的疾病较多,例如炎症、结核、霉菌等,同时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病、间质性肺病、患其他肿瘤后多次治疗都是恶性结节的危险因素。可能存在隐性基因遗传的问题,但是这种病因所占的比例很小。

做好5件事,远离“结节”,身体倍棒

虽然良性结节在总数中的占比高达80%以上,却要高度重视,若不能及时确诊并对证治疗,也有进展为恶性的风险,而且仍有一定比例的恶性结节,做好5件事,远离“结节”:

⒈生活习惯。

不吃霉烂变质食物,少食腌制、烟熏食物,少摄入脂肪,每日进食水果、蔬菜、粗制谷类;不滥用药物,防止药物致癌危险。每天根据自身情况适量运动,保持体重,规律作息,不熬夜。

⒉注意防护。

戴口罩是我们避免接触空气中污染物的最简单有效方法,疫情让我们看到了口罩的重要性。戴口罩可以减少职业暴露中污染物、灰尘以及细菌侵入,降低肺结节发生率。

⒊戒烟限酒。

香烟燃烧时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多种化学物质,有*有害物质几百种,其中69种致癌。所以为了自己和家人朋友的身体健康,戒烟、避免或减少饮用烈性酒。

⒋情绪稳定。

俗话说“气大伤身”,很多人患上肺结节正是因为情绪失控。抑郁、烦闷、焦虑,大喜大悲对健康均不利。

1
查看完整版本: 有ldquo肺部小结节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