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简介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揭密安庆是怎样造出中国第一部电话
TUhjnbcbe - 2022/7/14 17:02:00
治疗白癜风的费用 http://www.victroncapital.com/

《中国电信简史》介绍中国电话发展,有这样石破天惊的一笔:年(光绪十五年),当时在安徽主管安庆电报业务的彭名保,设计制造成我国第一部电话机,取名为“传声器”,通话距离最远可达华里。

安徽安庆,因为曾国藩内*械所,成是中国近代*事工业的源头。

安徽安庆,因为有彭名保,又成为中国第一部电话的发明地。

(安徽省候补知州,苏州名城之后彭名保)

彭名保是谁?彭名保是在苏州十全街长大的名门之后。他们家的老宅子南昀草堂,现在还存有部分建筑。

有资料统计,始自唐武德年间,终于清光绪三十一年,中国历史上共产生名文科状元,但同门走出两位状元的,只有苏州彭氏一家。因此南昀草堂又被美誉为“葑门第一家”。彭氏同门两状元是谁?10世祖彭定求,12世祖彭启丰。

关于彭名保的为官历程,年7月2日,《申报》第5版刊“分发人员验看名单”,记为“江苏安徽州同升衔”。虽只有8个字,但信息量很丰富:其一,彭名保是光绪四年()由江苏转任安徽;其二,此次转任是升衔,官职是州同。晚清,州同是知州的佐官,属直隶州,相当于同知。其他散州,则与州判分掌督粮、捕盗、海防、江防、水利诸事。均从六品官。

虽升衔为州同,但并没有实位,因此彭名保年到安徽省城安庆,严格地说,只是一个候补身份。清晚期,朝廷机构繁杂,虽如此,官员数仍远远多于职位数,不得已,就以“候补”为之。类似候补官员,当年安庆街头,随处可遇。如慈禧的父亲惠徵,就曾以候补徽宁池太广道身份在安庆待过。

(世界上最早的电话设备)

彭名保在安庆候补时间并不是很长,年秋,他便以府经历的身份,赴天津成为北洋电报学堂的一名“教习学生”。不过这个府经历比州同官位低两级——从性质上说,它只是知府属官,主管出纳、文书等事宜,也称府经厅,是从七品官。

彭名保设计制造电话,与北洋电报学堂有密切联系。年10月10日刊《申报》“李傅相奏保电局人员衔名单”,称彭名保与其他共“三十七员,系创办天津电报学堂教习学生”,这个“教习学生”,应该属于定向培养,类似于当今社会的在职研读性质。

北洋电报学堂起始为天津电报学堂,年李鸿章在天津机器局创设。年10月,改天津电报学堂为北洋电报学堂。学堂外教阵容强大,包括法籍教师、英籍教师,以及丹麦大北电信公司技师等,设课程20余门,如数学、制图、英文、电磁学、电测试、材料学、基础电信、仪器规章、电报实习、国际电报公约等。这些课程的学习,无疑触动了彭名保文官之外的另一部分理科潜能。

(世界上第一条电话线)

北洋电报学堂毕业,彭名保调任直隶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北电报局,职位也向上有小小调整。据年10月10日《申报》“李傅相奏保电局人员衔名单”载,“安徽试用府经历彭名保,请俟得缺后以知县用。”相比之下,府经历是从七品,知县为正七品,现代语汇解读,这就叫“扶正”,也就是由副县级别,调升为正县级别。

“直隶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北电报局”名稍有些长,但通俗易懂,说白了,就是直隶、山东、江苏等八个省电报局的主管部门。彭名保在局内任职为文案,负责下属各地商报局筹办事宜。年12月12日《申报》“鄂渚官报”,就刊有彭名保的行踪:“电报局文案专办商报局安徽候补府经历彭名保,来省署均州事。”均州即今天湖北的丹江口市,“署均州事”,自然是筹办商报局事宜。因此湖北丹江口市电报创办,也有彭名保一臂之力。

(年,北京城电话交换)

彭名保如何选出中国第一部电话?这得从安庆电报局说起。安庆电报始于光绪七年(),最初利用的是民间资本,属商办性质。当时的电报通信,使用莫尔斯单工机,人工收发电报。光绪十年(),安庆电报局改商办为官办,会办一职由官府委派。

光绪十二年()前后,彭名保重回安庆,掌管安庆电报局事宜。

安庆电报局所在的*甲山,位于五垱坡街之北,山因建有纪念北宋诗人*庭坚的山谷祠而名。这是一处幽静之地,也是一处悠闲之地。悠闲的不仅仅是环境,还有工作。虽级别相当,位置也很重要,但手下毕竟只有七、八个人,日常事务也相对单一。彭名保生性好动,自然耐不住这种静谧。因此,在*甲山,在浓浓林荫之下,在日复一日的踱步之中,彭名保萌生出设计制造电话的念头。

关于彭名保设计制作电话,后来安徽巡抚邓华熙有专门文字详细叙述:“安省候补知州彭名保,才性明敏,艺事擅长,委管安庆电报有年。素于电学、声学考究精详。揣度德律风之用,不外乎由电传声,遂购置电学、声学各书,濳心研讨,由浅及深,自出心裁,制成机匣,名之曰传声器。分装两处,缀电线以通其气,登时问答,声音淸楚,无异面谈。其用与德律风相同,先由二三里至三四十里,加添电瓶数具,远可通至二三百里。”

(《申报》有关彭名保的“照登皖抚邓中丞奏”)

彭名保设计制作出中国第一部电话的时间,是光绪十五年()。当时安徽巡抚是沈秉成。最初彭名保赴抚署汇报发明传声器,且可与外国德律风相媲美时,沈秉成并不以为然。不是不相信彭名保的能力,而是根本不知道德律风为何物。听彭名保说可以现场演示,巡抚大人有了点兴趣,便点头应允过去一看。

就是这一看,让安徽巡抚沈秉成目瞪口呆!

当他与他的随行官员在不同的房间,通过捂在耳朵上的听筒,突然听到对方说话的声音时,个个都讶异得说不出话来。

再试,声音清晰依然。

细一问,包括大小吸铁,炭精、花板、听筒、音盒等,有五、六十种零件。而这些,都是彭名保自己一个人鼓捣出来的。

(此文年刊于苏州地方杂志《原味苏州》)

再问,通话距离最远还可达华里。华里,一匹快马还要跑上半天啦,这还了得!

于是对彭名保刮目相看。

于是马不停蹄向朝廷奏报。

都说只有外国洋人才造得出来的这机器,在安徽安庆,在*甲山电报局,彭名保也把它造出来了!这可是为咱大清帝国争了一口硬气啊!

于是“传声器”往上报的时候,就说成了“争气电话”。

一时间,安徽省城安庆,因这部“争气电话”的诞生,广为中外所知。

(笔者与彭名保外孙李家震,年摄于上海丁香花园)

唯一缺憾,就是相比于年美国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发明的电话,晚了整整14年。

安徽巡抚沈秉成自然对彭名保另眼相看,年11月16日《申報》刊“沈秉成片”,其中特别奏表“原请以本班尽先补用之知县用试用府经歴彭名保,均攺为各予加一级,原请州同衔之恩。”后缀之句有趣。也就是说,彭名保年“原请州同衔之恩”虚位,相隔11年才真正得到落实。

虽然官衔有升,但“争气电话”却始终是一个摆设,方方面面都认为可以投入制造,但具体到设备、场地、资金、人员等实际问题时,却又都无法有效落实。

光绪二十二年()7月,邓华熙出任安徽巡抚。虽年近古稀,但作为巡抚,邓华熙还是以他力所能及的力量,在安徽推行了一系列积极的新*,为安徽的*治、经济、教育、*事发展,注入了世纪末的活力。

这之中,包括设立专门机构制造传话机的构想。

(民国时期安徽邮*管理局)

年12月21日,《申报》全文刊发“照登皖抚邓中丞奏”,这是安徽巡抚邓华熙门为彭名保传声器拟写的奏折,主题为“候补知州新制传声器,请敕总署考验并予专利片”。文中对传声器高度评价:“如营盘台垒墙壁相连,一二里者即可用暗线安置,随时问答,最为便捷。历因修理电线,携带此匣沿途屡试,此言彼听,互达无讹。其机匣内所需阻电力线、大小吸铁、炭精、花板、听筒、音盒等一切精细之件,不下五六十种,皆自行置办机器,选购内地物料造成。凡通商大埠、省会繁区,及防营炮台、铁路等处,藉以互达话言,均适用而灵便,不搀占电报之权利,而可辅电报以推行。”

身为安徽巡抚,邓华熙目光更加深远,他的最终目标,是借传声器为安徽、为安庆经济,打开一片新天地:“惟是器属创兴,需本颇多,非一人之力所能行,必须设立公司,招股集资造办,方能应手。并须请准专利,酌定年限,股份方易招徕,一年后造有数百具,运往他处装用,既能消息通灵,亦可漏巵稍塞。现据禀呈试验。”

唯一可惜的是,邓华熙任期之内,传声器制造并没有实质性地进展。但庆幸的是,后王之春、聂辑椝继任安徽巡抚,仍把传声器制造列为安徽经济振兴的重点。

(平民彭名保)

此期间,彭名保任职也与传声器制造而变动。据年7月1日《申报》:“候补知州彭名保知奉抚宪札,专办制造局,交卸*械所差。”12月22日《申报》又载:“知州彭名保到由皖北采办官商电线料,并购制造局药料回。”

光绪三十三年(),冯煦出任安徽巡抚,传声器制造再度出现曙光。冯煦任职后不久,便将刚刚停铸铜元的安庆造币厂,改为安徽制造局,下设9个分厂,其中之一就是电话厂。这也是官办安徽传声器制造最为明确的动议。但,之后安庆发生两次动乱,先是徐锡麟起义,后是熊成基起义。电话厂包括安徽制造局,都不了了之。

彭名保只得另辟途径。年10月,他在安庆牵头成立安庆日新传声公司(绅办)。只是他的这种努力,在随后而来的安徽独立、民国成立大形势下,最后都化为泡影。

安庆电话制造梦,亦如此。

(任家坡彭名保女儿彭淑士旧居,前为陈玉成英王府、后为曾国藩督帅行署)

(笔者寻访彭名保苏州旧居)寻访安庆人文历史

赞赏,是对作者的肯定与鼓励

1
查看完整版本: 揭密安庆是怎样造出中国第一部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