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吉安基因成功举办mNGS临床交流会
阿吉安基因一直秉着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推广mNGS在各科室的应用,为促进mNGS在临床应用经验的交流,8月25日晚,阿吉安基因举办了mNGS临床经验交流会(山东站):呼吸与急诊领域感染专题。医院呼吸科王乐强教授和杨晓明教授医院感染科王刚教授的共同主持下顺利举办,临床专家们积极参与其中,在线上会议平台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在病例分享环节,医院急诊科的郝煜教授分享了《一个由“小虫”引发的病案》。
患者:男性,54岁。主诉:发热4天。现病史:患者4天前出现发热,体温37℃,后被家人发现后背部有“蜱虫”叮咬,患者家属自行将蜱虫揪掉,蜱虫仍存活,患者后出现高热,体温最高达39.6℃,伴寒战、头痛、头晕,伴恶心,未呕吐,无胸闷、憋喘,无腹痛、腹泻,于外院查血常规示:-7-31血小板x10^9/L,-8-1血小板x10^9/L,给予输液治疗(克林霉素、利巴韦林),效果差,遂来我院就诊。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给予克林霉素和利巴韦林输液治疗,但效果欠佳,问诊得知近期被“蜱虫”叮咬,后背部皮肤可见一虫咬印记,入院后对其血样进行传统的实验室检测,但未能有明确诊断信息。颅脑、胸腹CT提示右肺多发微小结节,双侧腋窝及腹膜后淋巴结增多。
随后送检血液样本至阿吉安基因医学检验实验室进行病原微生物mNGS检测及布尼亚病*核酸检测,提示SFTS病*的感染,同时布尼亚病*核酸检测结果回报阳性。临床根据明确的“蜱虫”叮咬史以及mNGS和核酸等病原学分子检测结果明确诊断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并给予抗感染、升白细胞、补液、对症支持治疗,随后该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对患者进行更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该患者发病前曾到山间。该病例是典型的由蜱虫叮咬导致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引起了与会专家的热烈讨论,医院的刘婷教授说:该病例拓宽了我们的认知,SFTS病*常通过虫咬方式传播的病原微生物,在传统微生物检测结果没有很好的提示情况下,可以通过血清学、PCR、mNGS(DNA+RNA)来进行检测。刘婷教授同时表示从流行病学史追踪、mNGS辅助诊断、PCR检测辅助验证将会是一个较为完整的临床诊断方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的张一教授对此表示认同,医院感染科的王刚教授也建议在蚊虫多发的夏季我们在野外游玩的时候需要注意个人防护,如遇到叮咬,需要及时处理,特殊情况要尽快就医。
随后,医院的高程鹏教授也进行了《精准诊断,精准施治》的病例分享。患者为老年女性,患有COPD,自述反复咳痰喘2年并加重5天,入院治疗。入院查体显示患者有轻度肺气肿表现,CAT评分18分,MRC2级,分析急性加重原因不明,遂通过气管镜右肺灌洗送检mNGS(DNA+RNA双流程检测)。检出高序列呼吸道合胞病*,经用药调整为帕拉西林他唑巴坦+利巴韦林,持续治疗7天后情况好转并带药出院,出院评估为CAT评分13分,咳嗽、咳痰、气喘较前减轻。杨晓明教授认为COPD患者自身情况容易导致低致病力的病原微生物发生感染,在急性加重原因不明确且不能排除感染因素的情况下,可以建议mNGS双流程的使用,有助于提供有用的信息给临床。
在本次会议上,来自各地的检验科专家、临床专家对呼吸系统感染诊断以及后续的治疗方案调整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本次线上病例分享会在热烈的讨论中落下帷幕,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期阿吉安mNGS临床案例分享会的后续开展。
你还想看
阿吉安基因成功上榜福建“瞪羚企业”榜单,领跑精准医疗行业阿吉安基因祝贺江西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第十九次年会暨江西省保健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第二次学术年会成功召开《博云见日,转危为“安”》mNGS临床应用专家研讨会隆重召开
关于阿吉安
阿吉安(福州)基因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成立于年,与福建广生堂药业(深交所)共同隶属于福建奥华集团控股,是一家创新型分子诊断试剂研发企业,主要从事于分子诊断技术开发和临床检测服务,将二代基因测序与荧光定量PCR两个平台相结合,以独特的荧光定量PCR技术和生物信息分析技术为基础,聚焦于感染性疾病综合防控和分子诊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