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简介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发改研究疫情背景下推动上海消费恢复性
TUhjnbcbe - 2023/3/18 19:23:00
    

(图片来自于网络)

当前,消费已成为上海经济增长第一动力,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度接近70%。年开局新冠肺炎疫情对上海消费造成较大冲击,受疫情影响1-2月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3%。为全力打好稳增长攻坚战,及时研究谋划促进消费恢复性增长和潜力释放的思路对策,将被抑制的消费需求在疫情结束后加快释放,课题组结合全市走访企业工作,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会等形式,分析梳理相关消费企业面临困难和*策诉求。

一、做强“首店经济”和“首发经济”,持续引爆消费新热点

“首店”和“首发新品”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商业“稀缺资源”,做强“首店经济”和“首发经济”,可以快速提高区域消费活跃度、辐射能力和外来消费吸引力,引领消费新时尚,促进疫情后消费回补。上海是国内“首店经济”和“首发经济”发源地,年在沪举办全国首发活动的国际国内品牌余个,新集聚商业零售品牌首店家,比年增长18%,数量均居国内城市首位,其中全球及亚洲首店、全国首店合计占新增总数1/4。为此,?建议全市既要抓好新品牌开设“首店”,也要抓老店通过创新经营业态和模式形成的“新店”,还要抓新品“首发”“首秀”,持续引爆消费新热点。调研中,某美国服装企业反映,尽管年1-3月受疫情影响中国地区的营业收入大幅下降,但公司仍然看好中国市场。公司原拟于今年在上海再开一家旗舰店,因未找到合适选址,后定于将旗舰店开在北京。某韩国著名品牌,计划在上海再开一家旗舰店,希望尽快找到合适场地,提升零售业务规模。多家欧洲化妆品企业表示,化妆品等特殊产品审批备案周期仍然较长,影响新品首发。为此建议:

一是优化首店“布局图”。从首店选址偏好来看,开业3年内的“新潮流地标”,以及近年来新改造升级的成熟商圈是调研企业首店进驻首选。建议市区两级商务部门建立“首店”统筹协调机制,遴选一批适合不同层次、不同业态首店入驻的商业项目,在招商阶段提前与国际国内品牌首店对接,争取新开和新升级商业项目与首店同步落地。

二是加快形成首店“开业潮”。进一步摸清重点品牌商家在沪开设首店具体需求,“一企一策”,精准服务,努力形成疫情后国内外知名企业首店“开业潮”。

三是打造全球新品“首发地”。针对已在上海设立首店的国际知名品牌,推广进口商品检验结果采信制度,对首发的进口服装新品试点开展安全风险海外预评估,加快新品在沪首发和同步上市。深化*浦、静安、浦东、徐汇全球新品首发地示范区建设,集中举办一批全球新品发布活动。

二、精准发放消费券,加力提振消费回暖

国内经验表明,发放消费券作为特殊的刺激经济*策工具,对于促进消费具有明显的“杠杆”撬动作用,且刺激效果能做到“立杆见影”。当前,发放消费券已成为全国各地刺激消费的重要手段,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17个省市发放了总额超过50亿元规模的消费券。比如,浙江省发放10亿元文旅消费券,南京市发放3.18亿元消费券,青岛市发放3.4亿元健身消费券。在拉动效应上,相关研究表明,发放消费券的杠杆效应将达到10-15倍(即发放消费券1元,带动地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新增10-15元),若考虑到消费中产生的税收,实际杠杆高于15倍。比如,杭州年3月底发放第一批4.85亿元消费券(限量领50元券,包括“满40减10元消费券”5张,实体店线下支付通用,街边吃早餐、小店购物、停车和加油均可抵扣)。据杭州市商务委统计,至3月29日已兑付*府补贴万元,带动杭州消费4.53亿元,拉动效应达15倍。在使用范围上,消费券主要面向餐饮、零售、旅游、线下娱乐、文化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消费领域。比如,南京消费券包括餐饮、体育、图书、乡村旅游、信息等类别。在使用时间上,消费券具有期限短和不可转让的特点,比如杭州消费券领取后一周内有效。在发放方式上,消费券多采取电子渠道,主要是支付宝和

1
查看完整版本: 发改研究疫情背景下推动上海消费恢复性